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逐渐加强对金融发展的重视,金融业在一国经济发展中所占地位也愈来愈重要。我国的金融业还不是特别发达,区域之间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因此有很多学者通过建立相关的指标体系研究我国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信用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之前关于我国信用环境方面的研究并不是很多,一般也都只是停留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层面,利用数据进行测算并研究信用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则更少。文中所研究的信用环境不再是局限于个人诚信问题,而是涉及到包括文化、经济、信息环境、企业效益等多个层面的三级评级指标体系,并利用我国28个省市自治州的年度面板数据研究其与金融发展的关系,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梳理,分别综述了关于信用环境方面的研究现状、金融发展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关于两者相互关系的研究。然后对我国信用环境及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阐述,并分析信用环境对金融发展作用机理,提出两个理论假设:H1地区信用环境的相对改善会促进该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H2区域信用环境不同,金融发展水平将存在较大差异。在理论分析之后,本文综合之前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对金融发展和信用环境进行测度,通过构建包含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信用环境进行测度,其中二级指标包括文化环境指标、经济发展指标、企业效益指标、信用规模指标、对外开放指标、信息环境指标,然后下分了21个三级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这些指标进行降维提取出信用环境的3个主成分分别是宏观经济环境、居民生活水平和企业运作效率;同时利用麦金农提出的M2/GDP来测算我国各个省市自治州的金融发展水平,由于M2是国家层面的数据,本文中将采用各省金融机构每年的存贷款总额比上消除物价影响的地区生产总值来进行测算。利用我国28个省市自治州(不包含西藏、重庆、云南及港澳台的数据)2000年至2014年的年度数据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利用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信用环境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效应,并使用广义矩方法GMM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宏观经济环境和居民发展水平对于我国金融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东部地区的这种作用效果较中西部地区更加明显。文章最后就我国因如何加强信用环境建设促进我国金融业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了政策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