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现代化,主要表现为“原发式”和“后发式”两种发展方式。中国是一个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由诸多因素所形成的区域差异集中地表现为先发区域和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南贵昆区域作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发展区域之一,它具有技术、制度、资源和区位的“后发优势”,这些正是后发优势转化为先发优势的有利条件。国内外对不发达地区的开发经验证明,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后发优势的转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这种背景,研究南贵昆区域当前经济发展中后发优势转化中政府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南贵昆区域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经济利益,这对于其实现战略性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其他不发达地区政府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本研究基于对后发优势与区域后发优势理论的总结、区域后发优势转化条件以及区域后发优势形成机制分析,认为区域后发优势的有效转化,必须具备制度、技术、资本、非正式约束、市场竞争、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及政府作用等七个方面的条件。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不发达地区的开发实践的总结和研究,提出政府作用在促进区域经济后发优势转化中处于主导地位,并就南贵昆区域经济后发优势转化中的政府作用展开了深入探讨和研究。研究通过分析了南贵昆区域的“后发优势”,探讨了后发优势转化中的各种条件困境,着重研究了政府在南贵昆区域后发优势转化中中央政府区域经济政策的外部“驱动效应”不足、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收入低且支出结构不合理、上层建筑规模过大、政府运行效率较低,管理方式落后、法律体制不健全、政府强制性制度移植与非正式约束的冲突等六方面的不足。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政府在促进南贵昆区域后发优势转化条件有效组合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中央政府应主要围绕加速南贵昆地区的市场化和改善社会环境来确定其职能。主要作用表现在:一是南贵昆区域开发财政税收政策,二是南贵昆区域开发货币金融政策,三是南贵昆区域开发产业政策,四是南贵昆区域开发的区域协调政策,五是南贵昆区域对外开放政策。六是实施有利于南贵昆区域开发的人才政策。其次,地方政府主要是发挥公共管理职能。主要作用表现在:一是提供制度和政策供给;二是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三是提供基础设施;四是制定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五是调整产业结构;六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