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模与优化技术在三江平原井灌水稻节水灌溉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ada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江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井灌水稻面积不断扩大,截止1998年底,已发展水稻面积近70万hm<2>,其中井灌水稻约占80%.无节制、无计划人为超采地下水,致使地下水动态平衡遭到破坏、每年出现大量的“吊泵”和“漏斗”现象,地下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其今后发展的制约因素.为了保证三江平原的粮食生产,促进地下水资源持续稳定的发展,该项目研究运用系统工程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想与研究方法,创造性将SPAC(Soil-Plant-Atmosphere-Continuum)模型理论变相宏观应用于三江平原井灌水稻的节水灌溉生产系统实践中,将地下水、农用机井、晒水池、渠系、本田池、环境因子、农业机械列为一个整体系统,在各个子系统中采集大量实测数据与资料,设置了不同方案的节水技术(工程、耕作与管理),并通过有关机理性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现代建模与优化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主要采用回归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灰色与模糊数学理论建模(主要为GM(1.1)模型、模糊聚类分析与综合评判)、时间序列分析法(主要指非平稳时序随机模型、季节性时序模型(ARIMA)、AR(P)、ARV(N)、自激励门限自回归SETAR模型等),人工神经网络模型(BP网络、SOM网络)建模与预测,投影寻踪分类PPC与评价模型PPE.优化方法主要采用改进的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建立了各自相关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土壤渗透、水面蒸发、水稻腾发量等模型、晒水池及渠道增温机理及相关系列模型、降雨预报、水稻需水量预测、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及其水量与水质评价模型、优选机井与农机型号模型、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充分灌溉与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灌溉制度优化的遗传动态规划(RAGA-DP)模型、湿地土壤质量分类与变化评价模型等一系列模型.在建立子系统优化模型基础上,完成系统综合.最后,通过节水典型示范小区的设计,实现适时、适温、适量的灌水,实现节水17.9~48.6%、增温(5~15℃)、增产(700~1000kg/hm<2>)的目标.这样,通过系统建模优化、预测、节水技术以及相关机理研究,不仅可以给出科学灌水的数量指标与理论依据,而且对于今后三江平原适宜发展井灌水稻的规模做出科学的预测,为今后该地区农业及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对稳定三江平原粮食生产,节约地下水资源,促进祖国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经济意义.同时,该研究模式可供其它地区,尤其是西部开发地区参考与借鉴,为祖国的西部开发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中存在的功率因数低问题和煤矿现有电气设备无功补偿方式的不足,基于普遍使用的隔爆型双回路真空起动器设计了一种的无功补偿装置,阐述了改造后
该论文结合具体的科研开发项目,在对振动监测及其相关技术做一介绍之后,讨论了水轮发电机组振动监测分析系统的总体构成与所能实现的功能.水轮发电机组的振动监测采用了以计
该论文首次把区域化变量理论引入网河区水位空间变异性研究中,从空间变异寻找珠江三角洲水位变化规律是对珠江三角洲水位研究的一种新尝试.确定了水位的半变异函数为带状各向
该文基于"一机四库系统"的设计思想,开发研制了开放式大坝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模糊控制理论等学科先进理论、方法,并结合
本实验采用传统陶瓷工艺技术制备了无铅压电陶瓷(Bi05Na0.5)0.94(Ba08Sr0.2)0.06TiO3-x(wt%)CeO2-1.5%mol Bi2O3(缩写为:BNBST-x).研究表明:本实验所研究体系的压电陶瓷具有良
我国城乡人口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不断增加,中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尤为突出,城镇生产生活需水量和排水量不断增大,但污水处理厂却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致使大量污水未经过
采用快速等离子体烧结技术成功制备出了TiN纳米颗粒增强TiC基新型金属陶瓷刀具.初步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添加的TiN纳米颗粒将分布于(Ti,W,Mo)C@TiC复合陶瓷相的晶界处,起
延河泉岩溶水系统的主要含水层是奥陶系马家沟组.延河泉岩溶水系统的东部边界为晋获断裂带;西部和南部界线为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分界线;北部边界为奥陶系灰岩深埋区(地下水滞
  分别以金属粉末Mo粉和Cu粉为原料,在不同的粉碎压力下进行气流粉碎.将经过气流粉碎后的粉末进行混合,制得了Cu含量为20%(质量分数)的Mo-Cu复合粉末,并对复合粉末进行压制
会议
  以硫酸镍为原料,水合肼为还原剂,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出了超细Ni粉.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分析(SEM)等对制备出粉末的物相、粒度以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