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并对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民族文化沟通了解有重大贡献。文化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文化传递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通过语言传播,翻译是其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在翻译过程中,等效翻译的有限性主要受到原语和目标语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的影响。因次,语言中包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处理不可避免的影响到译文的质量,也成为翻译难题。文化专有项(CSIs)是文化特色的一种表现形式。如何翻译文化专有项、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去处理文化专有项翻译,某种程度而言,体现了译者对翻译策略和翻译技术的选择偏好,也从而影响到译作的质量。主体间性原本是一个哲学术语,出现于20世纪中期。哲学家们担心当代西方哲学界过多的主体性讨论会导致行为主义上的唯我主义泛滥和人文主义的批判,从而提出对主体间性的问题的研究。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主体间性研究渗透到社会学、语言学等领域,并逐渐影响翻译研究。任何一种交流都包含一个以上主体,翻译亦如此。翻译过程中,译者是翻译主体,原文作者是创作主体,读者是接受主体。译者成起着协调源语言和目标语的作用。在翻译过程中,通过源语文本,译者和作者进行对话交流,是以读者身份对原文进行概念解构,这是译者和作者间的主体间性关系;通过译文文本,译者对源语文本进行概念整合和重构并呈现给译者,译者与读者之间进行对话交流,这是译者和读者是间的主体间性关系。整个翻译过程也是译者主体间性的体现过程。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受到许多客观因素:如国家的翻译规范和政策,原文的文本类型,客户及出版商的需求等,以及主观因素的影响:如译者的个人偏好,对原文的理解,对源语及目标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态度倾向等。本文所研究的语料《檀香刑》作为莫言的代表作之一,被称为中国近代最地道的民俗小说,采用民间话语叙事方法,引用大量猫腔戏戏文,全文含有大量文化专有项,这些文化专有项最直接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个性特征,也成为翻译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如何翻译这些文化专有项不仅影响到译文的质量,且关系到文中民俗文化信息的传播。本文以著名长篇《檀香刑》,及葛浩文翻译的英译本Sandalwood Death为语料,建立小型双语平行语料库,并选取第一章和第三章中出现的文化专有项。根据艾克西拉对文化专有项的定义和纽马克对文化专有项的分类对原文和译文的文化专有项进行挑选和研究,以艾克西拉对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的分类理论为其翻译策略选择为分析对象,结合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试分析译者在翻译文化专有项时采用翻译方法其原因。以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为研究对象,从哲学主体间性理论角度——翻译活动的三类主体,即译者翻译主体、作者创作主体、读者接受主体之间三者间相互制约、互相协调、互相作用的主体间性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文化专有项的翻译。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可以总结如下:(1.)汉英翻译中,处理文化专有项时,最常使用的翻译策略是语言解释、文内翻译、内化和绝对世界化。从本文所选的语料来看,保留法和替代法的翻译策略都得到使用。译者更多地使用了保留法的翻译策略,如:文内翻译,语言解释,拼写转换。尽可能保留原文的语言特色,彰显原文的“原汁原味”。而替换法的翻译策略使用相对较少。灵活使用了内化,删除等策略,提高译文对于目标读者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2.)尽管对于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译者更多的选择了忠于原文语言特的保留法翻译策略,在译文上更贴近于原作者和原著,以保留源语文化特色,但这并不意味着主体间性关系中更侧重与译者与作者的关系。替换法的翻译策略同样得到灵活运用,且保留法的运用可能考虑到目标读者对原文文化的接受程度和文化信息的传播。因此文化专有项翻译过程中,源文本作者、译者和目标读者是基于相对和谐的主体间性关系进行对话交流、彼此转换、影射的,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3.)主体间性关系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的始终,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译者如何协调处理译文的忠实性、准确性、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并最终影响译文的翻译质量。所以在民俗文化信息较多的文学翻译中,不应当一味强调对归化或是异化等翻译策略的选择,而应更注重处理各主体之间的间性关系,提高译作对目标读者的可接受性,完成文化信息的传播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