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胃癌微淋巴管及微血管的分布特点、增殖状态、与胃癌转移的关系以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采用podoplanin、CD34及Ki-67标记56例胃癌及12例相应正常组织的微淋巴管、微血管并检测微淋巴管内皮细胞及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 1、相应正常胃组织微淋巴管在黏膜固有层、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均可见到,且在黏膜下层数目最多,多呈扩张状,壁薄,形态大小不一,其微淋巴管密度(LMVD)为6.93±1.32。胃癌微淋巴管在癌周及癌内数目及形态均不同,癌内微淋巴管数目少,其LMVD为5.83±3.2 6,并且多闭锁呈条索状;癌周微淋巴管数目多,其LMVD为11.89±3.95,且扩张呈管腔样,有时可在其中发现癌栓。癌周LMVD与癌内LMVD相比较,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0.1,P<0.01);与相应正常组织LMVD相比较,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t’=7.52,P<0.05)。胃癌癌周微淋巴管内皮细胞Ki-67指数与癌内微淋巴管及相应正常组织微淋巴管相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t=6.38、6.88;P<0.01、0.05)。胃癌癌周微淋巴管密度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淋巴管受累相关(F=14.96,t=4.51、4.11;P<0.05、0.01、0.01)。胃癌癌周微淋巴管内皮细胞Ki-67指数仅与淋巴管受累相关(t=3.73,P<0.01)。2、相应正常胃组织微血管形态较为均一,多为扩张的管腔状,其微血管密度(MVD)为23.2±3.19。胃癌微血管多扭曲,有的无管腔形成,表现为实性窦状或条索状。其数量在癌周及癌内不同,癌周MVD为52±8.94,癌内MVD为37.6±9.85,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8.47,P<0.01);癌周微血管内皮细胞Ki-67指数(0.02±0.01)分别与癌内(0.004±0.003)及相应正常组织(0.003±0.002)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3.64、11.64;p<0.01、0.01);胃癌癌周MVD仅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有关(F=9.49、9.25;P<0.01、0.01),癌周微血管内皮细胞Ki-67指数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PTNM分期及血管受累有关(F=5.61、19.38,t=2.49、4.27;P<0.01、0.01、0.05、0.01)。结论:1、胃癌微淋巴管的分布存在异质性,其中癌周微淋巴管与胃癌淋巴道转移关系密切,测定癌周微淋巴管密度对评价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管受累是一有价值的指标。2、胃癌微血管的分布存在异质性,其中癌周微血管增殖活跃,与肿瘤血道转移密切相关,癌周微血管密度是评价胃癌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的有价值的指标。3、胃癌细胞的增殖状态与淋巴管生成及血管生成有关,胃癌细胞增殖能力越强,越能促进淋巴管及血管生成。4、分别进行Podoplanin、Ki-67及Ki-67、CD34的免疫组化双重标记可以准确显示肿瘤淋巴管、血管侵犯情况,在诊断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