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溶液中Na2S对Q235和16Mn钢材的腐蚀行为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tim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硫铝土矿生产氧化铝过程中硫以各种形态(S2-,S2O32-,SO32-,SO42-)转入铝酸钠溶液,其中S2-对设备材质(16Mn钢和Q235钢)造成严重的腐蚀危害,碱性条件下的腐蚀影响因素复杂。本文采用盐雾腐蚀方法,分别研究纯苛碱溶液与铝酸钠溶液中Na2S对两种材质的腐蚀行为,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产物显微形貌,根据元素分布情况分析腐蚀产物的成分变化规律,利用失重法与极化法反映出腐蚀速率变化情况,建立腐蚀失重动力学方程,并对两种条件下的腐蚀行为进行对比。主要结论如下:(1)纯氢氧化钠溶液中:随着硫化钠浓度升高、腐蚀时间延长16Mn钢和Q235钢腐蚀逐渐加强,腐蚀形貌由点蚀到均匀腐蚀,腐蚀电流密度先减小后增大,腐蚀产物主要含S、O、Fe等元素。相同条件下16Mn钢腐蚀程度较Q235钢严重。16Mn钢失重随S2-浓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S2-浓度为5g/L时达到最大腐蚀失重6.9331g/m2,此时对应的电流密度为0.992μA/cm2;在恒定S2-浓度下,腐蚀失重随腐蚀时间延长逐渐增大,腐蚀时间为9天时最大腐蚀失重为3.4012g/m2,对应的电流密度为0.129μA/cm2;随硫化钠浓度上升和腐蚀时间延长16Mn钢最大点蚀深度先减小后增大,当S2-浓度达到5g/L时,最大点蚀深度为0.0102mm,腐蚀时间为9天时最大腐蚀深度为0.0088mm。(2)铝酸钠溶液中:随着S2-浓度升高、腐蚀时间延长16Mn钢和Q235钢腐蚀逐渐加强,腐蚀形貌由点蚀到均匀腐蚀,腐蚀电流密度先减小后增大,腐蚀产物主要含S、O、Fe,Al等元素。随S2-浓度上升和腐蚀时间延长16Mn钢腐蚀失重不断增大,S2-浓度为7g/L时,最大腐蚀失重为2.9687g/m2,腐蚀电流密度为2.018μA/cm2,在恒定S2-浓度下,腐蚀时间为9天时最大腐蚀失重为3.1126g/m2,对应的电流密度为2.653μA/cm2;点蚀深度变化规律总体呈增大趋势,当S2-浓度为7 g/L时最大点蚀深度为0.0061mm、腐蚀时间为9天时,最大点蚀深度为0.0076mm。通过对比16Mn钢和Q235钢在纯苛碱和铝酸钠溶液腐蚀情况,铝有降低材料腐蚀的作用,铝酸钠溶液中腐蚀较轻。(3)16Mn钢、Q235钢试样腐蚀动力学方程都呈幂函数变化规律:纯氢氧化钠中分别为C=3.82417t0.02494和C=1.7267t0.19942,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6698、0.98067,腐蚀速率都逐渐减小。铝酸钠溶液分别为:C=3.35726t0.10866和C=1.82274t0.22298,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7019和0.8697,腐蚀速率都逐渐减小。
其他文献
面部识别也称为人脸识别,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一个主要方向,是应用最广泛的生物识别方法技术之一。与其他生物特征相比,人脸识别具有主动性、非侵犯性和用户友好性等特点。
利用锥形量热仪(CONE)、裂解气相色谱仪(PyGC)、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等先进的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二氧化硅对膨胀型阻燃聚乙烯阻燃性能的影响、各阻燃剂之间的协同性以及阻燃
通过学习《金匮要略》,对原文中治疗肝病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肝病实脾防传变、扶正培补脾、血、气为主要的治疗特点,祛邪则偏重于湿、毒、瘀,因此,对《金匮要略》中治疗肝病的
本研究通过对余杭区的餐饮行业添加剂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餐饮业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分析添加剂使用和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作为政府管理部门决策的依据。研究
高速压力机是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机械、电子、冶金等重要工业领域不可缺少的基础制造装备。随着高速压力机的高速化、精密化和自动化发展,振动及其带来的精度问题成为制
皂荚,学名Gleditsia sinensis Lam,别名皂角树。苏木科,皂荚属。其树体高大,树姿雄伟,树冠阔大阴浓,可做园林观赏树、庭荫树、行道树等,也是"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
2016年1月1日至3日,由海南省文体厅、海南省旅游委、《星星》诗刊社等单位指导,海南省沉香产业协会主办,海南文笔峰盘古文化旅游区、海南香岛集团、海南蟾宫香道会承办的第二
9月29日,全省依法惩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通报了全省开展打黑除恶及依法惩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专项斗争的情况。据了解,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
报纸
随着桥梁建筑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而工程人员也日益认识到搞好工程管理是施工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文章就加强路桥工程管理,保证路桥工程质量浅谈几点。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建设一支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师队伍。本文针对目前土木工程学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系统研究如何建设创新型、实践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