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转向下“作者死亡论”研究——以巴特、福柯和拉康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riamirr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世纪末开始,西方传统思维领域中的经验、主体和理性被语言所取代,导致整个人文知识领域发生了语言学转向。从20世纪初的俄国形式主义以来,语言始终是文学批评家关注的焦点,作者主体性在语言结构中分崩离析,甚至可以说作者死亡论的兴起意味着语言中心论的开端。但作者死亡论并不是一个整齐划一的口号,而是一个人言人殊的理论命题,本文选取罗兰·巴特、福柯和拉康三位代表性理论家的观点来分析。  本文除去绪论和结语外,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探讨罗兰·巴特的观点“作者是一种语言的建构”。本章分析了巴特提出“作者之死”的索绪尔语言学和海德格尔现象学的背景,分别从作者与写作、作者与作品、作者与读者三个方面论述了巴特“作者之死”的理论的内涵,巴特认为在文学活动中,是代表着社会历史传统和法则的语言在起着决定作用;文本的意义来自语言结构本身,而不是作者。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福柯所认为的作者是权力话语实践的功能性特征的理论。首先分析福柯的主体批判理论,认为人的主体性膨胀导致了作者主体性权威的兴起。福柯从“什么是作者”出发,探究作者的本质属性。福柯在话语理论的基础上,探究作者主体建构和运作的规则,用作者功能性话语开启了文本的政治学色彩。作者的存在是话语的一种功能。作者主体委身于话语主体,作者是在话语的作用下自动地写作。  第三部分阐述了拉康的主体理论。第一节从索绪尔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入手,探讨了拉康的主体分裂的过程;第二节论述主体从非主体到小他者、小他者到大他者分裂的过程,最后主体在无意识和语言的中彻底地分裂死亡,沦为他者。第三节论述在文学活动中的作者同样是一个他者,文本的生成实际上就是作者的无意识主体在说话,作者实际上就是一个“他者”。  各理论家的“作者死亡论”一致地解构了作者的主体性,认为作者是宏大结构网络中的一个小小的结点,作者是文本生产和文本意义之外的存在。解构了主体的作者反而获得了更大的自由,文本的生命在读者和作者的转换中得到了延续。但是理论家们只是提供了策略,并没有真正的解决作者问题。作者死亡论的哲学背景是对人的主体的批判,人的主体性从确立到膨胀带来诸多恶果,因此批判人的主体性导致了对作者权威的批判。反对权威的作者,不是要将其杀死让其消失,而是要从封闭的主体转变为流动的、开放的主体,作者要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从而与其他主体保持对话。
其他文献
史铁生作为中国当代文坛始终坚持纯文学创作,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名思想型作家,虽然身患残疾,但仍然笔耕不辍,将写作视为自身生存的支柱与宿命。从70年代末走向文坛至今,在近30年的文
本文对现代汉语区别词进行了研究。文章以《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区别词为对象,对区别词的特点进行了穷尽性的考察,以期对区别词的现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主要作定语为区别
期刊
期刊
广州至珠海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是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最早立项开工的城际轨道交通线之一,也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5-2020年)》中第1条建
通过对国内外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关键技术的介绍,说明了ETC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价值,同时对不停车收费在山东省高速公路的实施进行了技术上的选择和探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样日新月异,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极其重要,严重关系到工程建筑的质
竹内好的鲁迅研究在学界独树一帜,享誉海外,在于竹内好研究鲁迅的方法和范式独特,为世人塑造了一个不一样的鲁迅形象。具体来说,就是竹内好抓住了鲁迅最为核心、最为本质且最具决
湿邪是健康的最大敌人  立夏后,雨水开始多起来。雨水多了就会潮湿,家里的物件就爱发霉。阴雨连绵,不光物件会发霉,若是不注意,怕是身体也会发霉了。所以,夏季防湿是很重要的。  水多则成湿,气象学上用“湿度”来表示空气干燥与潮湿的程度。此外,湿度与人体健康也是有很大关系的,若湿度过大,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就会导致疾病。湿邪有外湿和内湿之分。外湿就是指自然界中的湿气,比如雨淋、居处潮湿等。内湿则因脾失健
期刊
结合工程实践,对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预防处理措施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并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作了重点分析,为今后实践中更好的预防和处理混凝土裂缝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