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研究了磁场下磁性氧化物纳米微粒的生长习性,磁场对微粒的结构、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目前,磁场在化学合成中的作用还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我们率先将外磁场引入水热合成体系中,发现磁场能诱导Fe<,3>O<,4>纳米粒子沿着[110]易磁化轴方向生长成单晶纳米线.磁场也能引起纳米粒子的微结构和性能发生显著的变化,如低温测量揭示Verwey转变现象未出现在磁场下合成的Fe<,3>O<,4>样品中,表明低温下电荷有序现象的消失.详细内容归纳如下:1.在氢氧化亚铁悬浊液的氧化过程中外加磁场,发现反应速率显著提高,而该反应的级数保持不变.由于磁化强度梯度的存在,磁场能诱导对流,提高气体扩散速率从而提高其溶解速率,氧化速率也得到提高.磁场下合成的样品的磁性能得以改善是由于晶体内部微结构的氧缺陷浓度降低,Fe-O-Fe超交换作用增强.这一现象证明磁场对由顺磁性气体扩散控制的反应有重要的作用.2.在水热合成中外加磁场,发现磁场对Fe<,3>O<,4>晶粒生长有着明显的影响.研究发现磁场能否诱导磁性材料一维生长与材料本身的磁性能、合成反应的速度、诱导磁场的强度有关.3.低温EPR和XRD测量结果表明,纳米Fe<,3>O<,4>微粒与其块体材料一样,在~120K有Verwey转变现象,但这一现象未出现在磁场下合成的样品中.4.也研究了磁场对其它非尖晶石结构铁氧体的微结构的影响.在低温水热制备铁酸钡纳米颗粒过程中引入外磁场,研究发现磁场引起了铁酸钡晶体微结构的变化.5.利用磁场诱导磁性纳米颗粒进行组装.把水热法合成的ZnMnFe<,2>O<,4>纳米颗粒作为磁性核,通过水解法进行二氧化硅包裹,得到了结晶性良好的核壳结构磁性纳米微球.该样品在室温下表现为亚铁磁性,可在外磁场诱导下一维组装,在生物医药中有潜在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