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中磁性纳米粒子的生长和组装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ai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研究了磁场下磁性氧化物纳米微粒的生长习性,磁场对微粒的结构、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目前,磁场在化学合成中的作用还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我们率先将外磁场引入水热合成体系中,发现磁场能诱导Fe<,3>O<,4>纳米粒子沿着[110]易磁化轴方向生长成单晶纳米线.磁场也能引起纳米粒子的微结构和性能发生显著的变化,如低温测量揭示Verwey转变现象未出现在磁场下合成的Fe<,3>O<,4>样品中,表明低温下电荷有序现象的消失.详细内容归纳如下:1.在氢氧化亚铁悬浊液的氧化过程中外加磁场,发现反应速率显著提高,而该反应的级数保持不变.由于磁化强度梯度的存在,磁场能诱导对流,提高气体扩散速率从而提高其溶解速率,氧化速率也得到提高.磁场下合成的样品的磁性能得以改善是由于晶体内部微结构的氧缺陷浓度降低,Fe-O-Fe超交换作用增强.这一现象证明磁场对由顺磁性气体扩散控制的反应有重要的作用.2.在水热合成中外加磁场,发现磁场对Fe<,3>O<,4>晶粒生长有着明显的影响.研究发现磁场能否诱导磁性材料一维生长与材料本身的磁性能、合成反应的速度、诱导磁场的强度有关.3.低温EPR和XRD测量结果表明,纳米Fe<,3>O<,4>微粒与其块体材料一样,在~120K有Verwey转变现象,但这一现象未出现在磁场下合成的样品中.4.也研究了磁场对其它非尖晶石结构铁氧体的微结构的影响.在低温水热制备铁酸钡纳米颗粒过程中引入外磁场,研究发现磁场引起了铁酸钡晶体微结构的变化.5.利用磁场诱导磁性纳米颗粒进行组装.把水热法合成的ZnMnFe<,2>O<,4>纳米颗粒作为磁性核,通过水解法进行二氧化硅包裹,得到了结晶性良好的核壳结构磁性纳米微球.该样品在室温下表现为亚铁磁性,可在外磁场诱导下一维组装,在生物医药中有潜在的应用.
其他文献
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发现纳米氧化钛的光致催化特性后,光催化研究领域成为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对纳米氧化钛进行改性,使其运用到环保领域,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该论文
电热涂料是一种可以将电能转变为热能的功能性涂料,在工业、农业、航天航空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但是传统的电热涂料有着发热温度低、耐老化性差、耐腐蚀性差等诸多缺点,这极大限制了电热涂料的发展与应用。石墨拥有十分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机械性能,并且来源广、价格低,且石墨烯有着更为优异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故本文以石墨和石墨烯为导电填料,采用高速剪切技术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复合电热涂料。本文分别以乙烯基改性树脂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活动造成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越来越严重。这类物质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潜在危害,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生物降解是去除环境中PAHs的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微生物在PAHs降解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复杂的环境样品中将功能微生物分离出来,并对其进行详细完整的遗传、代谢分析,一直以来是环境微生物学研究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之一。利用传统的分离方法可直接从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正是处于成长发育的黄金时期,体育课的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个人品质,使学生在体育
在当前的教学中,多媒体已逐渐成为学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改进了知识传递的方法,增加了信息的强度和容量,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高中阶段的学生属于从未成年向成年的转化时期,这个阶段他们的心理和生理上会容易受到负面因素的影响.对高中生的德育教育目前受到了教育教学领域高度的重视,在新时代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