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烟碱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dj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烟碱类杀虫剂是以天然烟碱为模型,经结构改进而发现的性能优异的化学杀虫剂,与天然烟碱具有相同的作用方式,即作用于昆虫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成功开发是杀虫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因其杀虫活性高、适当的田间稳定性和持效时间长等优点在虫害防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新烟碱类杀虫剂使用年限的增加,害虫对其抗药性也日渐增长。因此,开发新型的烟碱类杀虫剂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以硝基亚甲基(亚胺基)新烟碱类化合物为先导,合成了五类结构新颖的烟碱类化合物,并对其生物活性和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1.以硝基乙烯基新烟碱类化合物为先导,设计并通过还原的方法合成了20个用传统方法难以合成的不饱和烟碱类醛肟化合物。通过实验分析认为,制备此类醛肟的反应是通过还原硝基的酸式结构进行的,而不是通过通常所认为的硝式结构进行的。单晶分析结果显示,醛肟的羟基处于反式结构。此烟碱类醛肟化合物显示出生物活性的多样性,具有较高的除草活性和中等程度的杀虫活性。化合物Ⅱ-2b(1-(5-氯-2-噻唑甲基)-4,5-二氢咪唑-2-甲醛肟)在100 mg/L的浓度下对马唐和鲤肠地下部分的抑制率达到90%以上;化合物Ⅱ-2g(1-(2-噻吩甲基)-4,5-二氢咪唑-2-甲醛肟)在100 mg/L的浓度下对鲤肠地上/地下部分的抑制率均达到80%以上。化合物Ⅱ-2a(1-(6-氯-3-吡啶甲基)-4,5-二氢咪唑-2-甲醛肟)和Ⅱ-2b在50 mg/L的浓度下对孑孓的杀死率可达100%,在500 mg/L的浓度下对豆蚜的杀死率分别为100%和93%。2.以不饱和烟碱类醛肟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5个含芳香杂环的反式烟碱类肟醚化合物。并利用该烟碱类醛肟与酰氯反应,通过反应中所产生的酸催化相应的肟酯发生分子内消除-重排反应,设计并合成了12个用传统方法难以合成的烟碱类咪唑醇酯化合物。两类烟碱衍生物显示出生物活性的多样性,具有接近中等程度的杀虫和除草活性。其中化合物Ⅲ-2a(2-氯-苯甲酸-1-(6-氯-3-吡啶甲基)-4,5-二氢咪唑基酯)在100 mg/L的浓度下对马唐地上部分的抑制率为50%,地下部分的抑制率为85%。3.以硝基乙烯基新烟碱类化合物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37个利用共轭体系和双环结构固定硝基为顺式构型的新烟碱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对孑孓表现出良好的杀灭活性,其中Ⅳ-1f(N-{2-[1-(6-氯-3-吡啶甲基)-咪唑啉基-乙烯基]-2-硝基-硫酰基}-4-氟-苯甲酰胺)和Ⅳ-2f(N-[1-(6-氯-3-吡啶甲基)-7-硝基-咪唑并异噻唑-乙烯基]-4-氟-苯甲酰胺)在1mg/L的浓度下对孑孓的杀死率为100%;部分化合物对豆蚜表现出中等程度的杀灭活性,其中含氟化合物Ⅳ-3d(N-{1-[N-(6-氯-3-吡啶甲基)-乙胺]-1’-甲胺-2-硝基-乙烯基-硫酰基}-2-氟-苯甲酰胺)和Ⅳ-3m(N-{1-[N-(6-氯-3-吡啶甲基)-乙胺]-1’-甲胺-2-硝基-乙烯基-硫酰基}-3,4-二氟-苯甲酰胺)在500 mg/L浓度下对豆蚜的杀死率为100%,其他大部分的含氟化合物在此浓度下对豆蚜的杀死率可达90%以上。4.以硝基乙烯基新烟碱类化合物为先导,通过引入第二个强吸电基团将硝基固定为反式构型,设计并合成了14个具有双吸电基团的烟碱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Ⅴ-1a(2-氯-5-(2-硝基-2-腈基-乙烯基-1-咪唑基甲基)-吡啶)在500 mg/L的浓度下对豆蚜的杀死率为100%。5.根据新的烟碱类杀虫剂与受体的π-π堆积作用方式,设计并合成了31个不含强吸电基团但具有较大共轭体系的烟碱类化合物,并以其为配体把荧光染料中经常使用的强吸电性基团BF2通过配位键的形式引入,设计并合成了24个氟硼烟碱类配位化合物。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氟硼配合物比其配体具有更高的杀虫和杀菌活性。
其他文献
烯基琥珀酸酐(Alkenyl Succinic Anhydride,ASA)是一种重要的造纸用施胶剂。现有的ASA乳化剂存在使用成本高或乳化性能差等不足。本文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聚合物为
通过对20%氟唑菌酰羟胺SC、30%丙硫菌唑OD等几种杀菌剂配方及不同生育期施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0%丙硫菌唑OD 40 mL/667 m^2+43%戊唑醇SC 20 mL/667 m^2
总结10例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经外周的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的成功经验,熟悉和掌握此项穿刺技术,提高临床穿刺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提供患者更为安全的给药途径,同时降低护理人员的操作
目前,学生厌学以及两课教学难以达到其设置的真正目的等情况在高职两课教学中普遍存在。因此,两课教学必须注重智慧教育,通过帮助学生变公众知识为个人知识、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聚合物链的微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共聚组成及其分布、共聚单元的序列分布)对聚合物性能起决定性作用。梯度共聚物是指组成由链的一端到另一端按梯度变化的共聚物。以往,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