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污染、资源低效利用不仅违背了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初衷,更危害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进入21世纪,以“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循环经济模式无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单个区域的经济行为关联性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其区域范围本身。区域经济的本质之一就是其外部性,是区域间的相互影响,随着国家区域开发重点由南向北推移,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大背景下,京津冀区域发展所面临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日益枯竭等问题更为凸显,严重的雾霾天气为京津冀传统产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京津冀地理接壤,产业发展阶段和结构相似,面对资源、环境、人口等压力,生态产业链作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模式是促进区域间合作的一种必然选择。论文首先对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链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和评析,介绍了本文用到的一些基本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生态产业链理论、关键种理论等。随后对京津冀地区的生态产业链现状进行了分析,列举了当前开发的一些生态产业园,找出了生态产业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京津冀生态产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优选关键种产业,提出“建链”、“增链”、“补链”的思路及手段,设计和构建了几条主导生态产业链:钢铁、生物医药、石油化工、煤炭和农业产业链。接下来从产业结构、产业集中度和产业转移的角度,对京津冀生态产业进行比较,最终确定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根据各项指标得出的结论,将京津冀划分出四个重点产业区和三条生态产业链,并绘制了空间布局图。在文章的最后,依次从企业层面、园区层面和社会层面,结合文中所介绍的理论和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京津冀生态产业一体化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