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土地制度完善与否,土地流转机制是否适应现代经济的市场化发展,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土地的经营权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曾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当时农村土地改革的一项创举。但随之也产生了一些矛盾与问题。农业的小规模分散经营,许多大宗农产品缺乏竞争力,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要求,难以体现规模效益。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在我国广大农村悄然兴起。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它是土地承包权基础上的一种衍生制度,指在不改变土地的前提下,农户将农村土地转让他人耕种的行为。搞活农村土地流转,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解决“三农”问题中的关键性环节。农村土地流转研究是目前我国农村问题研究的重要论题之一,从全国开展的情况来看,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核心,对我国转型期的农村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推进农村城镇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等都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在了解世界范围内土地流转形势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土地流转开展较早的区域的经验教训,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对其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对枣庄市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枣庄市土地流转问题的现状调查分析,明确了枣庄市土地流转的方式,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放土地使用权证,建设有形市场,成立农村合作社,限制土地经营主体的土地流转框架构建和流转程序,以及促进农村土地流转进行土地产权、政府职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等改革的对策。对于进一步规范程序、完善机制,促进土地流转的科学、合理、有序进行,充分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