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具有清湿化瘀功效的协定方剂(内异康复片)作用于子宫腺肌病模型小鼠,以雌激素效应相关受体ER α、ER β、GPER、 PR-A、PR-B为研究靶点,观察小鼠在用药前后及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子宫局部上述雌激素效应相关受体随动情周期变化的表达差异,以期探索清湿化瘀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同种异体垂体移植方法建立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随后将造模小鼠随机分为3月模型组、6月模型组、内异康复片(NYK)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丹莪妇康煎膏组(DE,中药对照组)、孕三烯酮组(GN,西药对照组)。另设假手术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均为12只小鼠。常规饲养3月后,将3月模型组、假手术组、空白组小鼠分别在动情期与间情期处死。其余各用药组小鼠及6月模型组在连续灌胃相应不同浓度的药物或继续常规饲养3月后分别在动情期与间情期处死。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小鼠子宫ERα、ER β、GPER、PR-A、 PR-B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正常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各受体mRNA及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月模型组、6月模型组分别与正常组比较:各受体mRNA及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月模型组与6月模型组比较:各受体mRNA及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治疗组与6月模型组小鼠比较:(1) ER α NYK高中剂量组、DE组、GN组mRNA及蛋白的表达,在动情期及间情期均有显著下降(P(0.05):NYK低剂量组仅在间情期下降显著(P<0.05)。(2)ER β 在mRNA水平,动情期及间情期的NYK高剂量组、DE组、GN组均显著下降(P<0.05);而NYK中剂量组仅在间情期显著下降(P<0.05)。在蛋白水平,各治疗组均显著下降(P<0.05)。(3) GPER NYK高剂量组、DE组、GN组mRNA及蛋白的表达,在动情期及间情期均下降显著(P<0.05);其余治疗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4)PR-A在mRNA水平,动情期及间情期的NYK高中剂量、DE组、GN组均显著上调(P<0.05);NYK低剂量组仅在动情期表现为显著上调(P<0.05)。在蛋白水平,动情期及间情期的NYK高剂量组、DE组、GN组均显著上调(P<0.05);而NYK中剂量组仅在间情期表现为显著上调(P<0.05)。(5)PR-B在动情期,仅NYK高剂量组及DE组的mRNA及蛋白表现显著上调(P<0.05):在间情期,仅在NYK高剂量组及DE组的mRNA水平有显著上调(P<0.05)。5.动情期与间情期比较:在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各受体mRNA及蛋白的表达在两期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模型组,仅在PR-A mR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治疗组,仅NYK高剂量组、DE组、GN组的PR-B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AM的发生与子宫局部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数量的变化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为ER α、ER β、GPER的上调及PR-A、PR-B受体的下调。在雌激素受体的异常表达中,新型受体GPER与核受体ER α、ER β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同步性,三者发挥着协同作用,但以核受体占优势,尤其以ERα为主。另外雌孕激素受体亚型的分布模式的改变及受体周期性表达的丧失也可能是AM发病的生物学基础。2.清湿化瘀类方药可通过降调子宫局部雌激素受体ER α、ER β、GPER的表达,以降低雌激素对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细胞的增生作用;同时上调PR-A、 PR-B的表达,以增强孕激素拮抗雌激素的效能;如此双向靶控调节雌激素效应相关受体的表达,从而改善异常的雌激素效应。3.高剂量内异康复片在调控ER α、 ER β、GPER、PR-A的表达方面与其他治疗方法相同;在调控PR-B的表达方面优于西药对照组。故清湿化瘀类方药的运用为中医药治疗AM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方法,值得深入研究与推广4.清湿化瘀类方药可能具有恢复雌激素效应相关受体周期性表达的作用,但其调控的受体种类及机制尚需要进一步实验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