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天线系统中下行链路预编码技术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impeip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第五代(5G)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密集分布式天线系统作为一种网络架构形式,能融合当前5G中关键的物理层技术:毫米波技术、超密集异构网络和大规模MIMO技术,从而展现出广阔的潜力。本文主要研究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预编码技术并利用区域频谱效率这一性能指标衡量密集分布式天线系统中下行链路的性能。首先,介绍无线信道的主要特征和统计模型并研究分布式天线系统的性能。针对无线信道中小尺度衰落、阴影衰落和大尺度衰落三种组成部分,文章讨论了其统计模型。接下来介绍分布式天线系统的信道容量和误码率。在分布式天线系统单小区的仿真中,研究了接收端采用不同接收技术的分布式天线系统的下行链路性能,并且验证了分布式天线系统相对于集中式天线分布系统在小区覆盖和降低发射功率方面的优势。其次,研究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线性预编码技术。预编码技术作为一种应用在在发送端的信号预处理技术,主要是指发送端根据所获取的完整的信道信息,在发送端对信号进行处理,从而消除干扰实现改善系统性能的目的。针对满足信干噪比约束条件下最小化发送功率优化问题,通过凸优化方法设计出最优预编码方法;在此基础上,假定预编码方向确定的情形中,通过优化功率分配,提出了复杂度更低的次优预编码方法。在仿真分析中,对比最优预编码方法和次优预编码方法以及分布式天线系统和传统蜂窝系统的性能,得出在分布式天线系统中运用预编码技术的巨大优势。再次,设计出基于功率上限和基于位置信息的加权信泄露噪声比(SLNR, signal-to-leakage-and-noise ratio)预编码方法。在次优预编码方法中,SLNR预编码方法由于中断率高故不能同时满足所有用户相同高速率要求。为此,探讨了SLNR预编码方法与最大比发送(MRT, Maximum ratio transmission)预编码方法及迫零(ZFBF, Zero-Forcing Beam forming)预编码方法之间的关系,借鉴最优预编码方法的特点,提出基于功率上限的加权SLNR预编码方法和基于用户位置信息的加权SLNR预编码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两种加权SLNR预编码方法在改善SLNR预编码方法的优势。最后,研究密集分布式天线系统。分析比较各种密集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分布模型和信道模型,探讨不同的天线单元分布方式以及天线单元数目、用户分布方式、预编码方法、小区半径和用户数量对于密集分布式天线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区域频谱效率为性能指标衡量密集分布式天线系统的性能。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视觉和视频图像处理也逐渐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目标检测技术作为其中一项应用价值颇高的分支,一直在计算机视觉领域里倍受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像处理、机器视觉等技术在自动检测、智能分析等方面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对于检测系统的体积、功能和灵活性方面,大部分现场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自
针对现有网络在资源利用率、能耗、网络安全、可拓展性等方面的弊端,北京交通大学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提出了能够实现资源动态适配的智慧协同网络体系。随着
静止和活动图像的数据统计特性有很大区别,以往都是分别针对静止和活动图像研究不同的图像压缩方法以期获得最优的压缩效果,目前已分别形成了独立的国际标准JPEG2000和H.264
随着网络规模的快速增长、网络结构的日益复杂,现有的网络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QOS难以很好解决、扩展性不好、安全性差等。同时,人们对于现有网络越来越高的要求也推动了各
为了满足铁路运输向高速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需求,铁路通信技术也需要向数字化、无线移动化、综合业务化及宽带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铁路系统正在使用基于2G(2rd Ge
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正推动着无线网络及其应用的高速发展。今天,无线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安全问题却一直制约着网络的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大容量的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其广泛应用推动了分布式移动社交网络的诞生。然而,由于移动社交网络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测试环境与训练环境不匹配,语音识别系统的识别性能可能会急剧恶化。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和语音本身的变异性是导致环境失配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前端特征域和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越来越多的服务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也给信息行业带来新的挑战。虽然各类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机密信息,花费大量财力,但由于信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