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经济带是连接东中西部的纽带,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位于长江经济带上的成渝城市群,是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成渝城市群城市发展效率如何,关系到成渝两地的区域协同发展水平的高低,以及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现。本文以成渝城市群城市发展效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在明晰城市群城市发展内涵及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了测度城市发展效率的指标体系,运用网络DEA的方法对成渝城市群29个地区的城市发展效率进行了测度及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Malmquist指数分析城市发展效率的动态变化,并通过指数分解明晰了引致成渝城市群城市发展效率差异化的原因。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及各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成渝城市群城市发展纯技术效率在2004-2014年期间处于上升趋势,但除重庆主城九区、永川区、南川区一直处于技术有效之外,其余地区的城市发展效率都小于1且较为平稳,即成渝城市群存在资源利用不合理现象,仍有效率提升空间。(2)重庆地区的整体效率高于四川地区。尽管四川地区的规模效率有所提高,且拥有强大资源优势,但受到纯技术效率的限制,综合效率较低,仍处于落后状态,原因在于相对于四川,重庆的实际城市化水平与潜在城市化水平之间的距离更小。(3)2004-2014年,成渝城市群城市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呈递减趋势,成渝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排名前几位的有成都、主城九区、绵阳、江津、长寿、雅安、万州。这几个地区不仅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大于1,且规模技术变化指数也大于1,因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相对较高。(4)成渝城市群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与技术进步变化指数成正相关,但技术效率变化对其影响不明显。基于以上结论,对于促进成渝城市群内部各地城市发展效率的提升,有以下几点政策建议:(1)协调成渝城市群资源要素,加大对城市群资源的注入,提高规模效率;(2)建立相应组织协调机构;(3)合理引导产业和企业的发展;(4)提高管理水平,进而提高技术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