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在中医学理论中,脾“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认识,线粒体几乎存在于人体全身组织细胞之中,为细胞内营养物质进行生物氧化产能提供场所,是细胞的供能站,有“ATP的生产基地”、“细胞的动力站”之称。脾与线粒体功能在多方面有着共同之处。脾虚证为中医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类证候,本研究以脾气虚证重症肌无力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脾气虚证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以脾虚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运用四君子汤健脾益气治疗后,观察脾虚模型大鼠肝、脾组织线粒体膜电位及骨骼肌线粒体ATP酶活性的变化。采用临床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线粒体功能改变探讨脾虚证能量代谢障碍机制及健脾益气方药对其的影响,为临床用药及提高疗效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住院的脾气虚证重症肌无力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各10例,抽取外周静脉血2.5ml,分离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选用SPF级SD大鼠4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32只。模型组予腹部皮下注射利血平0.5mg · kg-1· d-1制备脾虚大鼠模型,正常组大鼠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共8d。造模结束后,观察大鼠体重等一般情况及测定尿D-木糖排泄率,评估大鼠造模是否成功。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正常组大鼠7只,模型组14只,随机分为脾虚组和四君子汤组两组,各7只。四君子汤组予四君子汤灌胃,给药剂量为10.5g/Kg/d,模型组和正常组予灌服等量生理盐水,灌服3周后处死大鼠。制备大鼠肝脏、脾脏组织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肝、脾组织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提取大鼠骨骼肌组织中线粒体,用定磷酶促法测定大鼠骨骼肌线粒体Na+-K+-ATPase、Ca2+-Mg2+-ATPase 活性。结果1.脾气虚证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脾虚组大鼠出现了一系列脾虚症状,如消瘦,纳呆,粪便时干、时软,脱肛,眯眼,精神倦怠,拱背,蜷缩等,但肛温无明显变化,测定脾虚组尿D-木糖水平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运用四君子汤治疗后脾虚症状得以明显改善,尿D-木糖水平亦明显升高(P<0.05)。3.大鼠肝、脾组织线粒体膜电位的比较:①脾虚组大鼠肝脏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四君子汤组较脾虚组明显升高(P<0.05),但仍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②脾虚组大鼠脾脏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四君子汤组较脾虚组明显升高(P<0.05),但仍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4.大鼠骨骼肌线粒体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的比较:脾虚组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四君子汤组较脾虚组明显升高(P<0.05),且略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1.脾气虚证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表明线粒体内膜通透性增加,ATP合成减少,细胞能量代谢发生障碍,脾虚证能量代谢与线粒体膜电位密切相关。2.脾虚模型大鼠肝、脾组织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明显降低,经四君子汤治疗后可明显升高肝、脾组织线粒体膜电位,改善线粒体功能。3.脾虚模型大鼠骨骼肌线粒体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比正常组明显下降,经四君子汤健脾益气治疗后可明显提高ATP酶活性,改善能量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