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哲学咨询是在批判学院化学术哲学和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过程中发展而成的一种新形式的实践哲学。它一方面是哲学作为实践智慧、关怀人生的古希腊传统的复兴;另一方面是针对心理咨询和治疗不能解决人生意义、价值和存在等方面的问题,而作为它的一个补充。在实践上,哲学咨询面临一些质疑,如哲学咨询何以被称为“哲学”的咨询?它与心理咨询的区别何在?其“哲学性”有何种表现?这些质疑关乎哲学咨询的学科性质定位,进而关乎哲学咨询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存在价值以及未来的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哲学咨询还没有一个清晰的学科定位。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哲学咨询进行学科性质的探究,围绕这个核心问题,本研究从分析哲学咨询的学科旨趣、研判哲学咨询的方法、比较哲学咨询与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差异、研讨哲学咨询中互为主体的咨访关系,以及说明哲学咨询的实施主体(即证成哲学咨询师应当是哲学家)等多重角度,解读哲学咨询为什么本质上必须是一种哲学的实践智慧。在实现上述研究目标的过程中,本研究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1)文献法与文本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通过深入钻研西方哲学咨询的文献以及中国思想资源的相关研究文献,认真检视哲学咨询的关键术语、重要观点,在此基础上,系统把握西方哲学咨询的旨趣、观点、方法以及中国哲学咨询的资源及特点,为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展开和创新提供根基与源泉。2)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的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古代哲学传统的思想资源进行历史性地分析,从哲学咨询的旨趣、方法、咨访关系等方面论证哲学咨询是实践智慧的本质;并根据当代哲学咨询的逻辑要求,探索可能运用于哲学咨询的中国哲学资源。3)比较研究方法。本研究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对哲学咨询与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并厘清它们之间的本质性差异,由此对哲学咨询做出准确定位;同时,通过比较方法对中西方哲学和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研究以探索可以运用于哲学咨询的中国智慧。运用这些方法,本研究对哲学咨询实践智慧的学科性质的具体论证过程如下:首先,本研究通过对哲学之古典意义的阐释以及对学院化的现代学术哲学的分析,指出实践智慧是哲学的核心要义之一。古代哲学的意义就是“爱智慧”,而作为智慧的哲学不但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实践智慧是哲学的根本意涵,但是,自哲学学院化以来,哲学的实践智慧这一意涵受到严重遮蔽;同时,被普遍用来帮助人类解除心灵痛苦的科学取向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危害性。基于以上两个理由,一些哲学家倡导哲学回归其古典意义,走出象牙塔,走进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解除或者避免痛苦和困惑。这种实践哲学的领域就是哲学咨询。所以,哲学咨询从其学科旨趣上说,就是批判性地分析远离人们生活的学院化学术哲学,试图恢复古希腊的哲学,把哲学作为人的生活方式、作为人的实践智慧,帮助人们检视人生,实现自我的转变和超越。其次,从实践来看,哲学咨询与心理咨询和治疗非常相似。哲学咨询从诞生以来一直在与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区别与比较中试图获得自己的独立地位。本研究从哲学咨询的实践智慧的本质出发,从不同面向、方法和路径、咨访关系、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对哲学咨询和心理咨询和治疗做出明确的区分,并在实践领域对二者加以定位,由此确立哲学咨询的独特的咨询地位。同时,鉴于心理学和哲学之间存在着极深渊源,以及心理咨询和治疗蕴含丰富的哲学基础,哲学咨询与心理咨询和治疗之间不仅仅是相互区别的,二者之间也密切相连,作为实践智慧的哲学咨询是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有益而必要的补充。再次,哲学咨询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在其方法上呈现多元性。哲学咨询的创立者阿亨巴赫(Gerd Achenbach)认为,哲学咨询没有方法,而马瑞诺夫(Lou Marinoff)、拉哈夫(Ran Lahav)、拉比(Peter Raabe)、柯恩(Elliot Cohen)等发展出各自不同的哲学咨询方法。从方法层面上,本研究通过对哲学咨询方法的多角度分析,论证哲学咨询的方法是哲学的,哲学咨询通过哲学思考、哲学对话帮助来访者对自己和世界的概念加以澄清,从而对生活的选择做出正确的回应。但是,哲学咨询在方法上没有形成统一的范式,导致哲学咨询领域内部难以交流,以及哲学咨询师的培养没有统一的认证标准,哲学咨询因此而受到批评,其专业学术地位也受到质疑。本研究对哲学咨询方法及其困境进行了讨论,并尝试用多元和折中的方法解决上述困境的基础上,总结出哲学咨询在方法上的共通的哲学要素。哲学咨询离不开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咨访关系。本研究通过对咨访关系的剖析得出:真正的哲学对话是主体间性的对话,哲学咨询中的咨访关系是主体间性的关系。咨访关系是在对话中产生的,而对话关系的本质是布伯(M.Buber)的“我-你”关系,即主体间性的关系。在哲学咨询中,这种主体间性的关系表现出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爱与关怀、平等与尊重、真诚与信任、以及开放性等特点。在不同的哲学咨询实务中,哲学咨询师对此有不同的侧重,就形成了把哲学咨询中的咨访关系看做是治疗关系、师生关系、伙伴关系和合作关系等。哲学咨询的旨趣和方法决定了只有哲学家才有资格进行哲学咨询。所以,哲学咨询的实施主体——哲学咨询师,首先应该是哲学家;其次,哲学咨询不同于学术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所以,哲学咨询师不应单单是学术哲学家,他还必须是咨询师。也就是,哲学咨询师是“苏格拉底式”的哲学家,不仅具各哲学理论,更重要的是自己及帮助他人去实践哲学。因此,哲学咨询师要具有哲学实践能力和相应的精神素质;另外,哲学咨询师还应该遵循伦理方面的原则。所以,要对哲学家进行哲学咨询师的培训和认证。最后,虽然西方学者对哲学咨询的发展和预期存在不同的观点,但是,哲学咨询有一个困境是他们不能回避的,即目前哲学咨询还不能被大众普遍认同。通过对哲学咨询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和讨论,本研究尝试对哲学咨询存在问题进行诊断,并通过中西方智慧的比较,尝试从中国的实践智慧中发现可以用以补充和修正西方哲学咨询之实践智慧的思想资源。总之,从以上对哲学咨询的旨趣、方法、咨访关系等多方面的论证可以得出哲学咨询的实践智慧的学科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