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遗址是历史留给世人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社会发展及人类文明演变的佐证。中国大遗址旅游资源丰富,在全国前六批已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大遗址占1/4左右,共计500余处。绝大多数大遗址分布在城市及郊区,在城乡发展中处于两难境地,而且风化严重,盗墓行为屡禁不止,大遗址整体破坏严重。大遗址旅游的出现打破了原有大遗址保护死守模式,将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使大遗址从保护走向开发,从专业走向大众,从本体保护走向环境维护,从单独保护走向惠及民生的道路,形成了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遗址的保护与发展,主动学习国外经验,连续三年举行了大遗址高峰论坛,并且在“十一五”及“十二五”规划中将大遗址作为重点,编制了重要大遗址目录,批复了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目前“十二五”规划中共提到150处重要大遗址。各地积极申请相关大遗址的申遗项目并开展遗址公园的建设。相关影视作品、记录片及鉴宝活动也激发了人们追寻真实历史及探索文明的意愿。开展大遗址旅游的时机及群众基础基本成熟。但我国大遗址旅游的实践及理论都明显不足,文章对大遗址旅游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及德尔菲法对大遗址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最后总结大遗址旅游的开发模式,为大遗址旅游的实践提供指导,避免对大遗址旅游的盲目开发。文章主体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总结了大遗址旅游的背景及意义,并对国内外大遗址旅游的发展及现状进行了总结。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介绍大遗址旅游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并界定文章的研究范围。第三部分介绍中国大遗址旅游现状,从大遗址旅游资源特点、开发现状及问题入手分析。第四部分对中国大遗址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并在分类基础上从系统角度出发建立大遗址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指标量化过程结合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类,将影响大遗址旅游的因子分为3类,同时结合大遗址旅游资源评分表,将大遗址旅游资源进行单因子、系统内外及总评分三个层面的分类,并得出不适于旅游开发的大遗址类型。第五部分主要对大遗址旅游开发原则及模式进行了探讨,总结出单体展示模式、综合开发模式及区域合作模式三大模式并对各模式进行了细分。第六部分以殷墟为实例验证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并发现殷墟资源组合欠佳,区域合作不足等问题,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殷墟旅游开发对策。最后一部分总结文章的成果及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