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胆管癌是指原发于胆管系统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已成为第二大肝胆系统肿瘤(仅继肝癌之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的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大多已是中晚期,致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总结肝外胆管癌的临床特点,了解目前上中下三段胆管癌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现况,分析上、中、下三段胆管癌的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9例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上中下三段胆管癌的临床资料,比较有无显著差异;评估根治性切除、姑息治疗及未治疗患者的预后。所有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1-65岁年龄组胆管癌的人数最多,男女比为1.49:1;(2)上段胆管癌占60.29%;(3) B型超声是是胆道肿瘤首选的检查方法,应用率占94.26%,CT、MRCP等无创性检查应用率明显高于有创性检查(如PTC、ERCP);(4)病理结果以腺癌最多,占95.97%;(5)手术切除率低,总根治率仅为33.49%;根治性切除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姑息治疗组及未治疗组(P=0.000,0.000)。结论:胆管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根治性切除可以提高胆管癌患者的生存率;上、中、下三段胆管癌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