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作为研究主体。恩格斯当年提出的“历史的美学的”批评视角,对于当代乡土中国叙事的认知与研究,尤其显示出其特殊的意义与价值。本论文正是借助了这一理论视点,并借鉴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所倡导的“开放的社会历史批评”观念,着眼于现实乡土的变革给文学创作带来的内在与外在影响展开了系列论述。截取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创作,并使其与80年代文化“寻根”进行精神脉络的衔接,能使这一时期的乡土小说围绕着根性内涵的演变而清晰地呈现出“寻根”、“拔根”、“扎根”的精神探求特征。这对于我们的研究无疑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时段与内涵主线,显示了其难以替代的研究优势与价值。因而,本论文的理论创新之处在于,它第一次系统地把对90年代乡土小说的研究上溯至80年代“寻根”小说。这一研究视点的选取与研究边界的限定,使本论文以文化“寻根”为起点,潜心挖掘出其与90年代“后寻根”小说在精神向度上的内在接续性。而现实乡土的现代性演变恰是印证了“拔根”、“扎根”的社会学说,这种演变对乡土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小说家从文化寻根发生了向精神寻根的深层次扭转,对乡土也由“审根”转而出现向“审美”的过渡,“后寻根”小说在总体上又表现出与“寻根”的某种异质性。而正是这种对文化寻根的接续与背离,使我们从根性内涵的延伸演变顺利探测出乡土小说在当代的整体特征。探察90年代乡土小说,以“寻根”为研究起点,以根性内涵的演变为研究视点,可以使我们获得双向的重要收获:对内,我们可以把握到小说家扎根民族、民间文化的精神向度与审美追求;向外则可以获得促成90年代乡土小说演变的历史、文化语境,把握到这种转型不仅与当代乡土中国的现实变革有关,其中所涉及的文化命题还有其普泛性,它们并非本民族的文化困境,更有其世界性。全文由五章组成。绪论部分首先确立了对90年代以来新乡土小说的研究视角,即从乡土母题的根性内涵入手,指出从90年代开始,“拔根”与“扎根”主题与80年代的文化“寻根”组成了这一时期乡土小说的内涵主线,并日益呈现出突出的美学风格,对当代乡土中国叙事产生了从内涵到外延的深远影响;本论文第一章论述了寻根文学并没有成为一个过去时,它所确立的文化审美视角使其成为90年代新乡土小说的发端,并为后者的美学流变与精神转向提供了重要的“酵素”;在这种文学“酵素”的引领之下,第二章、第三章主要从90年代新乡土小说叙事类型呈现出的多元形态以及几种主要文化命题的衍变,对乡土小说进行了独特的辨析;小说家们在世纪末前后以一种闯入意识暗区的美学冲动表达着他们内在的文化焦虑。第四章在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背景下,对他们显在的语言实验激情与深意进行了关注;以作家个体的创作流变来作为考察乡土小说新变的视点,则不仅可以清晰地获得创作个体的发展脉络,同时也能以点带面地获得更为感性的整体认知。因此,第五章对小说家在90年代的风格化书写模式进行了有原创意义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