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准则一直是财务会计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的爆发,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关注。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演化经济学角度将会计准则变迁研究置于时空情境中,随着时空的转移变化,会计准则制定目标、主体与程序也需要不断发展。这一新视角的研究,借鉴了生物学、物理学及社会学的知识,既丰富了会计准则理论,也有助于提高会计准则运行的有效性,为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借鉴,进而通过制定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减少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平稳发展。高质量会计准则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成不变。换言之,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一个动态的变迁过程,是经济系统运行中突现出来的不可预测的结果。新古典经济学从各个利益集团整体角度出发,以会计准则的需求和供给因素不变为前提分析会计准则变迁,然而,经济生活中,会计准则的需求和供给因素并非恒定,而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它们的变化,往往引起会计准则演化。演化经济学理论是一种针对动态过程的分析方法,它解决了新古典经济学制度变迁分析难以拟合现实世界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对会计准则变迁研究是一种新思路。回顾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历史,会计准则制定一直是我国会计改革的一个中心议题,并且主要体现于会计准则制定主体、程序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上,它对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本文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对会计准则变迁研究进行梳理,论证了会计准则作为规范会计行为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变迁符合演化经济学“选择单位”、“创新”和“选择过程”的要素条件,以演化经济学研究会计准则变迁有其适用性。具体运用自组织理论分析了会计准则的自组织本质和原理,进一步通过演化博弈论对会计准则变迁的具体动力来源、具体演化路径和变迁趋势深度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会计准则制定主体和程序选择。本文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其一,梳理了会计准则变迁过程,试图在研究方法上为会计准则变迁的研究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演化经济学分析框架,以利于后续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展开。其二,运用自组织理论对会计准则变迁本质进行了分析和阐释,表明会计准则变迁是一个自组织过程,系统自组织力量对会计准则变迁起着决定性作用,进而尝试性地提出了我国自组织力量和外建构力量相结合的制定主体、应循程序和“异常会计问题”制定程序同兼顾的制定程序。其三,运用演化博弈论分析了会计准则变迁的具体动力、变迁趋势和具体路径,并发现学习和模仿在会计准则变迁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会计准则的初始状态和当前状态对变迁方向有着重要影响,“锁定”效应和“正反馈”机制使其具有“路径依赖”特征,这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限于能力、数据和时间本文还存在某些不足,今后更需提升素养,丰富知识,对会计准则变迁各演化经济学模型深入研究,并予以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