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国内外有关好氧颗粒的绝大部分研究都是在实验室规模的反应器中进行并且主要采用高浓度的合成废水作为处理对象的状况,本课题采用有机物浓度低的城市生活污水,以好氧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分别在小试(Q=12 L/d)与中试(Q= 180 m3/d)两种规模的SBR反应器中进行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及性能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总结如下:1.采用有机物浓度低的城市污水,以好氧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在三个不同运行条件的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并考察其降解特性。结果表明,通过对剪切力、沉降时间等运行参数的调控,三个反应器(R1-R3)中分别在第14天、第16天和第14天出现细小颗粒,成熟后的颗粒污泥粒径可达1.0 mm.。其中R1、R2中颗粒粒径无明显差别,而R3中颗粒粒径较R1、R2略大;各反应器内的污泥的SVI30值保持在29-40 mL/g范围内,显示出沉降性能较好。成熟的颗粒污泥对有机碳源具有较强的吸附与降解性能,并且实现了氮的同步硝化反硝化。各反应器出水COD浓度稳定在30 mg/L左右,NH4+ -N浓度低于1.0 mg/L,显现出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2.采用有机物浓度低的城市污水为底物,以好氧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在中试SBR反应器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同时研究颗粒化过程中污泥性能变化,并探求最优运行参数。结果表明,通过对沉淀时间、排水比等运行参数的调整与优化,成功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活性污泥接种3个月左右反应器内开始出现细小颗粒,170天后颗粒污泥趋于成熟。SVI30则从120 mL/g降低至的50 mL/g。颗粒污泥反应器稳定运行阶段,出水中COD、NH+4 -N分别在50 mg/L、8 mg/左右,能较好的去除污染物。成熟后的颗粒污泥粒径可达1.5 mm,且颗粒污泥周围有大量的原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