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李冀教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胸痹心痛)的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初步分析总结李冀教授临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胸痹心痛)的用药特点及组方法则,以指导临床。方法:收集李冀教授于2013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诊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胸痹心痛)的门诊病历,将选取的符合标准的165份门诊病历的患者就诊信息和用药情况进行规范化处理,建立数据库。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李冀教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胸痹心痛)的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初步分析总结李冀教授临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胸痹心痛)的用药特点及组方法则,以指导临床。方法:收集李冀教授于2013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诊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胸痹心痛)的门诊病历,将选取的符合标准的165份门诊病历的患者就诊信息和用药情况进行规范化处理,建立数据库。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以及WPS Excel2019,通过软件对药物的频次统计、关联规则以及聚类分析,总结出李冀教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胸痹心痛)的遣方用药特点,进一步探讨李冀教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胸痹心痛)的组方法则。结果:本次研究的165份病历中女性患者69例,占总数的41.82%,男性患者96例,占总数的58.18%,年龄最小的患者30岁,年龄最大的患者85岁,其中50-69岁患者人群最多,约占总数的55.76%。1.本次研究的165份病历中共得到76个症状,有24个症状出现频次≥10次,其中频次较高的症状依次为:胸闷、胸痛、疲乏、短气、不寐、背痛、大便溏、大便秘结等;中医证型统计中共出现8个证型,其中气虚血瘀证和气滞血瘀证的患者人数最多,约占总人数的55.55%。2.本次研究的165个处方中统计共使用药物110味,药物总频次1984次,使用频次≥10次的药物共37味,频次为1804次,约占总频次的90.92%,其中频次较高的中药依次为炙甘草、川芎、丹参、当归、人参、黄芪、郁金、柏子仁等。3.本次研究共得出17种药物类别,使用频次较高的分别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安神药等,其中补虚药频次最多,共588次,占总数的30.18%。补虚药中补气药占比最多,共出现408次,占补虚药的69.38%。4.治疗药物的四气以温性、寒性、平性为主,五味以苦味、甘味、辛味为主,归经以脾(胃)经、心经、肺经、肝经为主。5.治疗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药物模式50条,关联规则51条,核心药物14味,排在前三的两药组合分别为川芎-丹参,川芎-郁金,川芎-当归;排名前三的三药组合为川芎-丹参-当归,川芎-郁金-延胡索,川芎-丹参-郁金。排名前三的两药关联规则为郁金→川芎,延胡索→川芎,当归→川芎,排名前三的三药关联规则为丹参,郁金→川芎,郁金,延胡索→川芎,川芎,延胡索→郁金。6.通过药物聚类分析,最终选择6个符合导师临床用药特点的核心组合。组合1炙甘草、丹参、川芎、砂仁、郁金、延胡索、薤白、茯苓;组合2炙甘草、龙骨、牡蛎、酸枣仁、黄芪、人参、柏子仁、川芎;组合3炙甘草、薤白、郁金、瓜蒌、川芎、丹参、延胡索、桂枝;组合4炙甘草、川芎、柏子仁、丹参、枳壳、当归、人参、牛膝;组合5白芍、柴胡、炙甘草、当归、丹参、川芎、柏子仁、三七;组合6炙甘草、川芎、人参、黄芪、当归、柏子仁、丹参、白术。结论:1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安神药是李冀教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常用中药类别。2温性、寒性、平性,苦味、甘味、辛味,脾(胃)经、心经、肺经、肝经是李冀教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3川芎、丹参、当归、人参、黄芪、郁金、柏子仁等是李冀教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最常用药物。4李冀教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用药寒温并用,以温为主,甘苦相伍,清补兼施,以补气活血,行气止痛为主要治疗原则,尤其重视调护心脾二脏。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连朴消幽汤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探索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新思路、新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果胶铋治疗2周,续予雷贝拉唑治疗2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连朴消幽汤治疗,两组药物总疗程均为4周。停药4周后复查13C-UBT,并观察HP根除情况;观察治疗2、4周后两组患
目的:研究一:本研究旨在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中药联合外治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及新的诊疗思路。研究二:通过对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回顾性分析,了解该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现状,以总结该病的用药特点,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研究一:通过检索各大中英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
目的:通过对刘朝霞教授临床治疗功能性便秘的门诊医案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与总结,探究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用药规律,为临床中医药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刘朝霞教授于2017年9月至2021年11月符合纳入标准且记载完整的门诊病历采集记录,汇总成数据,将数据导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进行统计分析、关联性分析、k-means算法分析及SPSS23.0进行相关性数据分析,并得到处理结果。结果:1.本次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除湿汤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脾肾两虚兼湿热型的临床疗效,希望为临床中医药诊治IMN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IMN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同等给以基础治疗(他克莫司及一般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肾炎康复片;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健脾益肾除湿汤。疗程12周,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和治疗12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24
目的:收集整理2019年9月-2022年01月有关桑希生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例资料,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对其进行各方面数据挖掘与统计分析,并结合中医学理论阐述导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收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桑希生教授临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168例病例,运用古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患者的性别、中医证候、症状、舌脉及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整理分析
目的:通过运用益肾排浊汤联合定向透药疗法,观察其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4期脾肾两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证明益肾排浊汤联合定向透药疗法在治疗慢性肾脏病中的优势。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CKD3-4期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以2周为一个疗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益肾排浊汤口服,治疗组加用益肾排浊汤联合定向透药疗法,观察
目的:运用多种数据分析软件对柳成刚教授治疗PIC患者的病历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总结出柳成刚教授治疗PIC的经验及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思路。方法: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柳成刚教授门诊病历系统中筛选出自2019年09月至2021年09月期间符合标准的PIC患者病历共计142个。将病历资料输入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中建立数据库并进行规范处理。运用古今医案云
目的:通过收集谢晶日教授治疗胆石症的中医诊疗病案,并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和总结,以发现治疗胆石症的用药规律和治疗理念,为中医药治疗胆石症提供临床应用和中医药研究参考。方法:通过门诊病历系统,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胆石症患者150例,对首诊病历进行规范化处理,将数据录入WPS Excel 2019,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资料、用药频数和药性进行统计分析,并
利用响应面法对复合菌种发酵椰蓉饲料的工艺进行优化。试验以新鲜椰蓉和豆粕混合物(1:1)为底物,含水量、菌种添加量、菌种比为主要因素,采用有氧和厌氧两步固态发酵方式,首先用酿酒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菌种进行有氧发酵,然后再加入植物乳杆菌进行厌氧发酵,其中有氧发酵3、5 d,然后再继续厌氧发酵5、10、15 d。试验结果表明:有氧发酵3 d、厌氧发酵10 d所获得的发酵饲料感官品质均为优;在确定发酵
目的: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评估萆苓痛风饮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湿热瘀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组方的临床应用,以期为目前临床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2017年09月-2021年06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康元堂门诊就诊的湿热瘀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服用萆苓痛风饮,将其分为对照组72例和试验组113例。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