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将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信号通路阻断剂干扰素γ(IFN-γ)应用于大鼠创面,比较创面愈合时间,观察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成纤维细胞数目,分析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作用机理及IFN-γ对此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SD大鼠52只,建立大鼠创伤模型。实验分成A、B、C、D、E共5组,每组10只。A组为生理盐水溶剂对照组,B组为IFN-γ500U/ml溶剂剂量组,C组为IFN-γ1000U/ml溶剂剂量组,D组为2000U/ml溶剂剂量组,E组为空白组,正常对照组2只,为未损伤的正常大鼠。分别于创伤第3、7、10、14、21日随机选取各组2只大鼠采用过量麻醉处死,剪取创面肉芽组织,分别行HE常规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新生肉芽组织厚度、计数成纤维细胞数。行免疫组化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肉芽组织中TGF-β1、Smad7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A组(对照组)比较,C、D、E组创面愈合时间延长(P<0.01),B组创面愈合时间无差异(P>0.05);2、40倍光镜下观察,各组别新生肉芽组织于伤后第3天开始形成,伤后第10天达峰值;各时间点A、B组肉芽组织厚度较C、D组致密且厚(P<0.001),E组肉芽组织厚度介于A、B组和C、D组之间,(P<0.05),而A组和B组,C组和D组之间无差异(P>0.05);3、200倍光镜下,目测计数成纤维细胞,伤后第3、21天,各组别成纤维细胞数量无差异(P>0.05),伤后第7、10、14天,A、B组成纤维细胞数量比C、D、E组明显增多(P<0.001)。各组内成纤维细胞数均在第10天达到高峰。4、通过图像分析检测Smad7平均灰度和平均光密度。Smad7在伤后第3天、第14天表达较强,在C、D组中各时相的表达强于A、B、E组(P<0.001),但C组和D组、A组和B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5、TGF-β1在各组别、各时相均有表达,通过图像分析检测平均灰度和平均光密度,C组和D组TGF-β1的表达均较A组或B组明显减弱(P<0.001)。E组TGF-β1的表达强度介于C、D组和A、B组之间,两两比较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在第7天和第10天达高峰,第21天恢复正常水平。结论1、干扰素γ(IFN-γ)可使新生肉芽组织生长缓慢、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延长创面愈合时间;2、Smad7和IGF-β1参与了创面愈合的全过程,在大鼠皮肤创面中的表达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3、Smad7作为TGF-β1信号传导的抑制因子,在创面愈合的过程中阻断了TGF-β1的信号传导而使TGF-β1的表达减弱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延长创面愈合时间。4、应用一定剂量外源性干扰素γ(IFN-γ)可使大鼠皮肤创面中Smad7表达增强,而TGF-β1表达减弱。因此,通过合理调控Smad7的表达而使TGF-β1的表达增强,即可达到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