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中枢神经系统正常老化的定量分析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n781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获取正常成人脑组织扩散张量成像(DTI)图,探讨正常成人脑不同组织结构的扩散特性,阐明平均扩散系数(MD)和部分各向异性(FA)在中枢神经系统正常老化中的变化,用来评估与年龄相关的正常变化,并且可作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标准对照。方法对94例健康成人行MR检查,其中男42例,女52例,年龄20~80岁,平均为44.1岁,均为右利手。把研究对象分为三组:青年组,20岁~40岁,40例;中年组41岁~60岁,38例;老年组,61岁~80岁,16例。用3.0TGE Singa Excite 3.0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检查,使用8通道头部线圈。均行常规MR扫描和DTI扫描。在GE公司提供的工作站上(AW4.2),利用Funtool软件对DTI数据资料进行处理,获得部分各向异性(FA)图及平均扩散系数(MD)图。针对每个研究对象,分别于胼胝体膝部、压部及双侧额叶白质、半卵圆中心、豆状核、内囊、丘脑、海马选取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s)测量每个ROI的FA值和MD值。描绘出不同脑组织结构的扩散及各向异性特征,并对其FA值和MD值进行两两比较;对每个部位的FA值和MD值进行年龄相关性分析,并分别进行三组间两两比较,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P值<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不同脑组织结构的各向异性及扩散特征(1)、左右大脑半球之间各对称部位FA、MD值的差异及男女性别间相同部位FA、MD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不同结构之间FA、MD值的两两比较发现:不同脑结构的FA值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2)、脑白质的FA明显高于灰质,其中胼胝体压部FA值最高(0.853±0.019),其他脑白质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胼胝体膝部、内囊后肢、半卵圆中心、额叶白质:灰质结构中从高到低的顺序为丘脑、豆状核、海马头部。各脑灰白质结构的MD值之间有或无统计学差异,但不存在明显的规律性。2、正常成人脑不同结构FA、MD值与年龄的相关性(1)随着年龄的增长,额叶白质、半卵圆中心、胼胝体膝部、内囊后肢、海马的FA值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丘脑的FA值与年龄的增长呈显著正相关;胼胝体压部的FA值随年龄的增长而有减低的趋势,豆状核的FA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2)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胼胝体压部、豆状核外,其余脑内各部位的MD值与年龄呈正相关,胼胝体压部、豆状核的MD值与年龄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加的趋势。3、各年龄组间脑不同结构FA、MD值的比较(1)FA值的组间比较:胼胝体膝部的FA值表现为:青年组>>中年组(P<0.01),中年>老年(P<0.05),青年组>>老年组;额叶白质、半卵圆中心、海马头部的FA值表现为:青年组>>老年组,中年组>>老年组;不同的是丘脑的FA值表现为:老年组>>青年组;胼胝体压部、内囊后肢的FA值表现为:青年组>老年组;豆状核FA值各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2)MD值的组间比较:胼胝体膝部、额叶白质的MD值表现为: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海马头部、丘脑、半卵圆中心的MD值表现为:老年组>青年组,中年组>青年组;内囊后肢表现为,老年组>青年组;胼胝体压部及豆状核的MD值各年龄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3.0TMRIDTI能更好的显示不同解剖部位的大脑白质纤维的扩散特性及其各向异性差别,且这种差别存在一定的规律性。(2)MD值与FA值的联合应用更好的定量反应脑组织微观结构的变化,在不同性别间和双侧大脑半球间没有差异。(3)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结构的FA值会逐渐降低,MD值会逐渐增高。(4)DTI能提供常规MRI检查所不能发现和提供的信息,可作为诊断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参照标准。
其他文献
【目的】  1.构建DNM3在大肠癌细胞系SW620和LoVo稳定过表达的细胞模型。  2.研究DNM3过表达对大肠癌细胞系SW620和LoVo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的影响。  3.探讨DNM3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