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美洲大蠊浸膏提取物对大鼠皮肤创面的修复作用,初步探讨美洲大蠊浸膏对大鼠皮肤创伤修复的分子机制。方法:取SD大鼠75只,采用皮肤急性切创法建立大鼠背部皮肤全层创伤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京万红组、美洲大蠊浸膏(PAE)高、中、低组。京万红组每天给予京万红药膏0.1 g,PAE高、中、低组分别给予PAE 250 mg/g、125 mg/g、62.5 mg/g,涂抹创口,每天一次,连续治疗14天,模型组不给予任何治疗。分别在建模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观察创面愈合情况,采用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创面面积;HE染色观察新生肉芽组织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各个时间点胶原纤维的生长情况;免疫荧光检测各时间段每组肉芽组织中巨噬细胞的数量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创面肉芽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与模型组相比,在第3、7天,各治疗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模型组,尤PAE中组创面愈合率显著提高,差异显著(P<0.05);在第14天,与模型组相比,PAE中组创面愈合率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2.HE染色观察创面的生长情况:在各时间段,各治疗组均优于模型组,在每一时间段,模型组增生较缓慢,各治疗组中新生毛细血管、毛囊、汗腺细胞和导管较模型组生长快,在各治疗组之间比较,尤PAE中组中新生血管、毛囊、汗腺细胞和导管生长快。3.胶原纤维染色结果:在第3、7天,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创面组织中胶原纤维的表达量呈增加趋势,尤PAE中组胶原纤维表达呈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第14天,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创面组织中胶原纤维表达呈减少趋势,尤PAE中组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05)。4.免疫荧光检测巨噬细胞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在第3、7天,各治疗组CD68阳性细胞数呈增加趋势,差异显著(P<0.05),PAE高、中、低组之间比较,PAE中组呈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在第14天,各治疗组CD68阳性细胞数呈减少趋势,差异显著(P<0.05)。5.Western Blot检测创面肉芽组织VEGF、bFGF表达结果:(1)第3、7天,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VEGF呈增加趋势,尤PAE中组VEGF表达呈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第14天,与模型组比较,PAE中组VEGF的表达量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05)。(2)第3、7天,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bFGF表达量呈增加趋势,尤PAE中组bFGF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第14天,与模型组相比,PAE中组bFGF表达减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实验研究证明:(1)美洲大蠊浸膏是修复皮肤创面良好的剂型;(2)美洲大蠊浸膏对大鼠皮肤创伤修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机制可能调节巨噬细胞、VEGF、bFGF表达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