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描述学龄期哮喘儿童自我护理能力,哮喘控制水平和生命质量,探讨哮喘儿童的自我护理能力与哮喘控制水平和生命质量的关系。以Orem自护理论为理论框架,切实了解哮喘儿童自我护理水平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探讨基于Orem自护理论的自我护理干预方案在学龄期哮喘儿童的自我护理能力、哮喘控制及生命质量中的应用效果,验证Orem自护理论在学龄期哮喘儿童自我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太原市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2019年0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的90例10~14岁哮喘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Orem自护理论的自我护理干预方案,根据哮喘儿童的自我护理能力水平,分别选择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支持-教育系统对哮喘儿童进行自我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干预后1周、干预后2个月、干预后4个月分别采用哮喘儿童自我管理量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儿童哮喘生命质量问卷对患儿进行评估。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有82例哮喘儿童完成全部资料收集,干预组42例,对照组40例,有8例研究对象失访,失访率为8.89%。82例学龄期哮喘儿童中,男性占比67.08%,女性占比32.92%,年龄平均值为(11.71±1.17)岁,病程为(4.09±1.55)年。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严重程度等一般基础资料的分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学龄期哮喘儿童自我护理能力与哮喘控制水平、生命质量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r=0.457,p<0.01;r=0.403,p<0.01;r=0.521,p<0.01)。(3)干预前两组患儿自我护理能力、哮喘控制水平和生命质量得分:干预前研究对象的自护能力均分为(98.91±10.33)分,处于中等水平;10~11岁研究对象哮喘控制均分为(19.63±3.04)分,12~14岁研究对象均分为(18.56±2.59)分,处于未控制水平;生命质量得分为(98.91±10.33)分,为中等水平。(4)干预后1周、干预后2个月、干预后4个月干预组自我护理能力、哮喘控制水平和生命质量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自我护理能力、哮喘控制水平和生命质量得分各量表评估得分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后1周、干预后2个月、干预后4个月干预组自我护理能力、哮喘控制水平和生命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期哮喘儿童自我护理能力对哮喘控制水平和生命质量有影响,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基于Orem自护理论的自我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学龄期哮喘儿童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提高哮喘儿童的哮喘控制水平和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