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工商银行作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从2005年股份制改革至今,不断推进跨国经营,加快建立本外币、境内外业务均衡协调发展的经营格局,为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信贷和融资服务,并获取丰厚的综合性收益。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秉承总行的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制定适合当地经济的国际业务发展策略,争取将国际业务进一步做大做强。然而中行国际业务的龙头地位不容轻易撼动,同时为了抓取宝贵的客户资源、抢占有限的市场份额,各商业银行更是纷纷使出杀手锏,加快业务创新速度、降低业务办理门槛、甚至不惜大幅降低收益率来挽留国际业务客户。尤其在吉林省这个进、出口贸易并不发达的城市,国际业务客户群体有限,工行吉林省分行国际业务的发展道路举步维艰。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在寻求出路的同时,总结了该行国际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信息渠道建设有待加强,信息传递、使用及反馈效率亟需改善;本外币一体化、联动营销程度不够,本外币全产品营销优势发挥不足;营销管理粗放,手段单一,专业线条整体组织服务能力亟待提升;受行业政策及外管政策影响,进出口总量大幅下降;国际业务信贷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延长业务办理时间。本文针对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国际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在认真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深入了解该行国际业务发展的内部优势及内部劣势,同时也对其外部存在的机会与威胁情况做了较深入的分析,继而运用文献分析法、SWOT分析法及竞争态势矩阵对该行国际业务的发展情况做出详细的综合分析,在制定了力争实现外汇中间业务收入8500万元,国际结算量90亿美元,结售汇量45亿美元,国际贸易融资累放额18亿美元,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223亿元这个发展目标的同时,也部署了具体实施战略:抓住机会提高中间业务收入;以跨境业务带动国际业务发展;内外联动助推特色产品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质量并重、规模和效益并举;贯彻客户拓展战略;丰富产品体系及服务功能;夯实经营基础发展资源掌控风险。此战略具有可操作性,能帮助工商银行吉林省国际业务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并且促进了该业务的持续、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对强化其在金融市场中的领军地位大有裨益,具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