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为今用论“骨”在书史中的发展与当下的探求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dog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写作分两个层面来展开,一是以“骨”为切入点来整合五千年中华文化中书法艺术的流变;二是体今世之学,对中国文脉的传承与运用。着眼于“骨”缘于章祖安先生的书论“书有骨始清”,“清”一直是笔者对书写、甚或是对人生的追求。自然,想要去解读“骨”于书的决定性作用便成为了心中的执念,亦如“骨”于人体而言不可或缺的存在。如此,又回到了亘古不变的话题——艺术与人的共通性。  从行文的起始,对“骨”的定义就是有骨肉关联的生命形态,这是全文在论述“骨”时的基调,并以“骨”在书法审美范畴中的发展来力证这一定义在书学中的共识。从而引发“骨”的深层审美理想的思索——“形质”与“神采”兼具的辩证统一美学观。最后以当今书坛身体力行的实践者章祖安先生对《石门颂》的研究为楷模,将气格清古、骨气淋漓推作为书法作品中寻求“骨”的审美方向及目标。  书法最终书写的无外乎人的修养。“骨”是物之骨,是书之骨,更是人之骨。
其他文献
期刊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世间事物认知的不断深入,越来越不满足仅从二维图像中进行识别,推理和判断。人们愈来愈重视对立体视的研究,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印刷技术及光学技术等
已故著名音乐家、指挥家、艺术作家、教育家马克思·斯皮格在其艺术生涯之中撰写了一系列的男、女高级声乐练习曲。这套练习曲从身体机能的角度,研究了声乐学习者的发声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