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Berk.Et Curtis)Ber.et de Toni)引起的葡萄霜霉病(grape downy mildew)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真菌病害,在葡萄的栽培和生长过程中极易发生,严重地影响着葡萄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产量及品质。
本论文以对霜霉病有不同抗性的3个酿酒葡萄品种(西拉、赤霞珠、霞多丽)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感病级别叶片中与抗病相关的信号物质和酶蛋白等的变化。结果表明,过氧化氢(H2O2)、一氧化氮(NO)、茉莉酸(JA)和脱落酸(ABA)均参与了葡萄对霜霉病菌的防御反应,但不同品种间信号转导组分存在差异。H2O2和NO是葡萄感应霜霉病菌早期的普遍存在的信号分子;JA和ABA主要参与抗性较差品种赤霞殊对葡萄霜霉病的应答;而3种不同抗性葡萄品种的乙烯(ETH)变化无明显差别。葡萄感染霜霉病菌后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胺氧化酶(PAO)、β-1,3-葡聚糖酶(Glu)和几丁质酶(Cht)活性有所提高,但活性的变化速度和幅度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抗性较强品种POD、PAL、Glu和Cht活性变化早、幅度大,且高活性维持时间长,表明这4种酶蛋白活性与葡萄抵御霜霉病密切相关,推测是葡萄抵抗霜霉病重要的防御酶和病程相关蛋白;但PPO和PAO活性变化不能反映不同抗性品种之间的差异,二者在葡萄抵御霜霉病中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此外,对霜霉病高抗的葡萄品种较感病品种叶片中的POD同工酶的酶谱丰富,推测,感染霜霉病菌后抗病品种能迅速合成大量POD同工酶来抵御病原菌的进一步侵入。
以对霜霉病抗性为高抗(Fredonia)、抗(西拉)和高感(赤霞珠)的3个葡萄品种为材料,进一步研究了NO和H2O2在调控葡萄抵御霜霉病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接种葡萄霜霉病菌后3个品种NO和H2O2水平增加,且H2O2变化早于NO,高抗品种的变化快而明显。外施一定浓度的NO供体SNP和H2O2均可减缓霜霉病菌侵染过程,降低感病率和平均病情指数;SNP和H2O2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葡萄叶片POD、PAL、Glu和Cht活性,增强葡萄过敏反应。分别用NO和H2O2的清除剂cPTIO和ASA处理后,葡萄的感病率升高,平均病情指数增加。推测,NO和H2O2可以通过提高POD、PAL、Glu和Cht等病原相关酶的活性,进而增强葡萄对霜霉病的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