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人的主体性和个性,同时,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人的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在这种社会发展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一种实践活动,必将愈来愈关注学生个体的主体性,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主体意识、主体能力的人服务。有主体性的人需要主体性教育来培养。因此,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主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适应形势发展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构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本文以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初步的探索,以求在理性上更加清楚地认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第一部分,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内涵。在这一部分,首先厘清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体和主体性等涵义,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就是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育模式,它以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接受能力为立足点,坚持主体性原则,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以达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主体能力和塑造学生主体人格的教育目标。第二部分,构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基础。构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其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构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人的本质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现代社会、大学生新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反思的必然结果,是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第三部分,构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具体要求。这部分主要从两方面来论述,一是构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坚持的原则,包括以人为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