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立克病(Marek’s Disease)是由马立克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致瘤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禽病。MDV属于疱疹病毒目、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甲亚科、马立克病毒属的双链线性DNA病毒。MDV毒力的持续性增强使得MD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不断爆发。该病是最早能够用疫苗防治的病毒诱导型肿瘤病,为研究疱疹病毒诱导肿瘤的生物学及免疫学提供了重要模型。MicroRNAs(miRNAs)是长度为22-25个核苷酸的单链RNA,具有高度的进化保守性、发育调控性,并以组织特异性的方式表达,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对基因表达调控起重要作用。MDV1基因组编码26个成熟microRNA,在基因组中形成3个明显的miRNA基因簇,分别命名为Meq基因簇、Mid基因簇和LAT基因簇。类似于EB病毒(EBV)和卡波济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MDV1编码的miRNA,特别是Meq基因簇,在病毒复制、潜伏和肿瘤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除了miR-M4-5p(miR-155同源体)和miR-M3-5p外,我们发现Meq基因簇编码的miR-M2-5p可能参与诱导T细胞淋巴瘤的生成,其潜在的调控机制仍有待证实。为了揭示miR-M2-5p参与调控MD肿瘤过程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利用Hybrid-PCR技术结合DNA测序作为一种快速而高效的方法,筛选miR-M2成熟体miR-M2-5p的潜在宿主mRNA靶点,构建了含有51个候选靶基因的文库;其中,25个候选靶基因的miR-M2-5p结合位点位于基因的3’UTR。该文库中的基因涉及细胞内不同网络信号通路的信号分子,为充分研究miR-M2-5p的功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随后,结合实验学方法筛选并验证了RBM24和MYOD1两种重要的宿主靶基因,为进一步研究miR-M2-5p在MDV1致瘤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为探索MDV1编码的miR-M2-5p在MD肿瘤发生中的具体功能,阐明其精确的调控机制。我们首先对miR-M2-5p在宿主细胞中的功能进行表型验证,发现miR-M2-5p不仅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同时可以抑制细胞的凋亡。结合筛选的miRNA靶基因RBM24和MYOD1进行深入的机制研究。RBM24是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s,RBPs)的重要成员之一,在转录后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的研究显示,miR-M2-5p通过介导RBM24的下调导致了p63的过表达,并在MDV1感染时促进了CEF的增殖。由于p63通常被认为是重要的致癌基因,miR-M2-5p通过靶向RBM24调控p63可能是MDV1触发MD淋巴瘤发生的重要方式之一。MYOD1作为miR-M2-5p的另一重要靶标,在调节细胞增殖、分化甚至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发现miR-M2-5p可以直接靶向调节MYOD1的表达,从而诱导下调gga-miR-1、gga-miR-206和gga-miR-223的表达。一方面,过表达的miR-M2-5p诱导gga-miR-223下调可抑制IGF2表达,促进宿主细胞增殖。另一方面,miR-M2-5p抑制gga-miR-1和gga-miR-206的表达,导致Pax3表达上调,激活两种抗凋亡因子Bcl-2和Bcl-x L,最终抑制宿主细胞凋亡。miR-M2-5p的转录通过抑制这两个靶基因分别调控其介导的不同信号路径,促进宿主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凋亡。这些数据证实了miR-M2-5p在肿瘤发生中发挥直接作用;同时,揭示了单个病毒miRNA可同时通过识别和调节多个信号通路来促进疱疹病毒的发病机制和肿瘤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