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尼木-曲水地区地处世界三大主要斑岩成矿域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其大地构造位置属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构造带的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中部,发育有多期次、大规模的中酸性侵入岩及火山岩。西藏尼木-曲水一带目前已发现众多铜、金矿化点,但大型原生矿床除厅宫和冲江2处铜矿床外,金矿床一直没有突破,目前总的矿产形势还呈现只见星星少见月亮的态势。已有的工作表明,本区矿床和矿化点(Au,Cu)与中酸性岩浆岩有关,但迄今尚未对其成矿潜力进行过研究,特别是还未从成因矿物学角度进行研究。本文从这一空白领域入手进行研究,以图对本区与花岗岩类有关矿产的找矿勘查工作提供矿物学依据。 通过对本区花岗岩类样品进行显微观察研究,知其主要的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其中的岩石包体主要为二长闪长岩,其造岩矿物为钾长石、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石英、磁铁矿、榍石、磷灰石和绿帘石等,长石中环带现象比较常见,黑云母、榍石等暗色矿物颜色较深,表明其氧化程度较高。 对本区花岗岩类样品进行了全岩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分析,对角闪石和黑云母单矿物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对钾长石、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及石英、磁铁矿、磷灰石和榍石进行了电子探针和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与综合研究,并同中国和世界一般花岗岩类以及中国主要金、铜成矿岩体的花岗岩类进行对比,得出本区花岗岩类岩石具有以下特征:属磁铁矿-Ⅰ型或同熔型花岗岩,其岩浆物质具壳幔混源特征:主要由熔融态岩浆经结晶分异作用,通过多期变速上侵而形成;其分异演化程度较低;寄主岩基和包体具有同源性;岩石的形成温度范围约为500℃-700℃,压力大约为2.50GPa-4.35Gpa,氧逸度值1gfo2为-15.53—14.00;该岩带主要形成于板块碰撞前消减的活动板块边缘期,为燕山至喜马拉雅早期的大陆边缘火山弧环境的产物。 将本区花岗岩类与金、铜矿有关的花岗岩类的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尼木-曲水地区的花岗岩类富Fe、Mg和Ca,Na2O/K2O>0.8,ANKC<1.10,DI<88,Fm为0.50-0.80,Eu亏损不强烈,δEu>0.3,La/Yb>10,上述特征为有利于金、铜矿形成的标志。 通过与胶东郭家岭地区的花岗岩类的矿物学进行对比,可知本区花岗岩类矿物结晶时处于氧化状态,具有富含挥发分的特征,碱质含量高,造岩矿物及副矿物表现出Ⅰ型花岗岩特征,具有壳幔混源物质,表现出有利于金、铜矿形成的花岗岩类的矿物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