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胶囊已经成为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载药系统。随着纳米科技的进步和相关学科的发展,纳米胶囊制备方法和新的应用不断扩展。纳米胶囊之所以受到如此广泛的重视与其鲜明的优点密不可分。人体是水性环境,某些药物疗效显著但水溶性差,用水溶性壁材将药物包裹,增加药物亲水性,便于在人体内运输;纳米胶囊将药物包裹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对于易挥发、易氧化的药物,包裹后可以增加稳定性;药物被包裹后可以掩盖异味,便于服用;纳米胶囊还是缓释、低毒、长效的载药系统。本文立足于纳米胶囊的优越性,对纳米胶囊的渊源、发展、制备方法和功能特性展开表述,并通过试验寻求纳米胶囊应用的新领域。纳米胶囊制备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但仍然具有发展空间,除了相对成熟的制备方法,例如乳液聚合法、界面聚合法、凝聚相分离法、双乳液蒸发法以及聚电解质交替吸附法等,洪宗国教授还提出了自己的原创方法。一种药物在不同溶剂体系里总是表现出不同的溶解度。当药物浓度在溶液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继续增加药物浓度,将有微小结晶析出。在有成膜材料的溶液体系里,这些晶体迅速被材料包裹。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成膜材料固化可得纳米胶囊。本文中纳米蒿甲醚胶囊的制备便以此为理论依据。蒿甲醚是青蒿素衍生物,主要用于治疗疟疾,疗效显著,被开发成各种制剂,包括片剂、胶囊剂、注射剂。但这些常规制剂不能改变蒿甲醚水溶性差、代谢快、生物利用度低的缺点。我们在充分考虑纳米胶囊制剂的优点和蒿甲醚本身性质的基础上,选择新的尝试。该试验选用乙醇做溶剂,以明胶为成膜材料,制备了纳米蒿甲醚胶囊。电镜结果表明:纳米胶囊为平均粒径100纳米左右,分散均匀的球形纳米粒子。纳米胶囊的制备增强了蒿甲醚的水溶性。一定程度上拓展蒿甲醚临床应用的范围。本文第二部分试验侧重构造纳米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工具。试验涉及当前广受关注的新型荧光标记材料碲化镉量子点。它所表现的优点可为纳米胶囊体内行为的监测提供可能性。量子点激发光谱范围宽,发射光谱窄且对称,荧光量子产率高,荧光寿命长,稳定性好,发射波长可调。不同元素组成的量子点有不同的荧光发射波长,环境的改变可以使波长发生红移或蓝移。可长期实时监测和跟踪,还可同时观测多个靶点,单激发,省时、高效、高灵敏。青蒿琥酯是本试验选择的药物。为了克服水溶性差的缺点,我们制备了青蒿琥酯纳米胶囊。为了研究纳米青蒿琥酯胶囊在实验动物体内的运行、停留部位、破囊释放行为,本工作构建一种多层次有序结构的纳米胶囊。这种胶囊以量子点为内核,中层负载青蒿琥酯,外层包覆明胶。纳米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是走向临床应用的先决条件,作为一个粒径如此之小,能缓慢释放的给药系统,通常的方法是测定不同时间,不同部位的血药量并研究其变化,需要定时定点抽取血液进行成分分析,对研究对象创伤性大,而且工作量大。当纳米胶囊内部包埋了量子点以后,借助在体光学成像仪器,纳米胶囊在体内的运行与分布便可以即时观察。利用初生态微晶法,我们成功制备出以量子点为核心,周围负载青蒿琥酯,以明胶做壁材三层包装的纳米胶囊,囊形为椭球形,囊径200nm左右,有可观察的荧光发射。量子点荧光特性在纳米胶囊内部得到保持,这为实时监测纳米胶囊的体内过程提供了极大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