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生活以及医疗卫生水平等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在不断的增加。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3.26%,很明显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从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老龄化社会的特点:老龄化人口增多;社会有效劳动力减少;社会矛盾突出;财政开支压力巨大等等。这些因素都足以影响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而当前我国刚刚进入老龄化社会,还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国家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各项事业都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制度相对都较为落后,尤其是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地法律保障。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当社会发展到转型阶段,就会涌现出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些问题,就很有可能对社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导致社会的倒退。我国如果不能对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进行有效地保障,就极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带来严重的影响。当前加强对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立法是社会工作的重点。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当前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文章的第一部分为绪论,详细的介绍了文章写作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老年人权益保障及其法律制度进行了详细的叙述,通过概念的界定以及内容和模式的介绍,详细的阐述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第三部分对我国当前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制度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通过对国外养老保障法律制度的分析,阐述了发达国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的优缺点。第五部分主要是关于加强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思考,并且对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立法方式、模式等提出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写作,能够为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立法工作做出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