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上颌骨肿瘤是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常见病,其术后缺损常可导致颜面部塌陷畸形,如不及时修复将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和生理障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通过对20例上颌骨肿瘤患者术前术后患侧颞肌、咬肌肌电图的测定,咀嚼功能的评价并进行比较性研究,探讨前臂皮瓣及颞肌蒂下颌骨串联骨肌瓣在上颌骨缺损修复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实验收集我科室自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上颌骨肿瘤住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全组病人共20例,其中男性13例,女7例,年龄最小为39岁,最大为72岁,平均年龄59.6岁,病史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1年半。本组患者治疗均按常规行术前准备,术前行患侧咬肌及颞肌肌电图检查,并用咀嚼花生米的方法测量患者健侧的咀嚼效率。术后1月予以复查患者患侧咬肌及颞肌肌电图,用咀嚼花生米的方法测量患者健侧的咀嚼效率(由于本组患者病史时间最短为3个月,患者基本不用患侧进行咀嚼,患侧的咀嚼功能已基本丧失,故仅能测得健侧的咀嚼效率)。按下列公式计算咀嚼效率:咀嚼效率=(总量—余量)/总量×100%,所有操作均为同一医生所做。每个患者术后一月复查时问卷调查,询问术后咀嚼食物主观上感觉是否受影响等。复查时观察患者的面部外形、开口度的大小、开口型以及口腔内上下颌残余牙齿的咬合关系。咀嚼效率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通过术前术后咀嚼效率、肌电图的对比及患者咀嚼食物时主观上的感觉,以及患者的面部外形、开口度的大小、开口型以及口腔内上下颌残余牙齿的咬合关系,综合分析研究前臂皮瓣及颞肌蒂下颌骨串联骨肌皮瓣修复上颌骨缺损后患者功能、美观等方面的改变,从而评价前臂皮瓣及颞肌蒂下颌骨串联骨肌皮瓣修复上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及美学评价。结果:本组20例患者术后前臂皮瓣与下颌骨瓣均成活良好,术后两周两侧面部外形基本对称,开口度为1.5~2cm,开口型“↓”,其中17例咬合关系基本正常,3例略有错颌,主要是下颌骨向健侧移位;术后1月复查,患者面部外形基本对称,开口度可达2.7~3.5cm,开口型“↓”,患者的咬合关系均基本正常,予以复查患侧咬肌及颞肌肌电图,咬肌及颞肌运动单位时限变化无显著性差异。术前咀嚼效率与术后1月咀嚼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有11例患者主诉连续进食时间较长后(大于1分钟)健侧颞肌及咬肌有酸胀感,另外9例患者由于病史时间较长,长期健侧单侧咀嚼,主诉咀嚼与术前无明显差异。结论:颞肌蒂下颌骨瓣邻近上颌骨,用其修复上颌骨骨缺损符合修复重建外科原则。采用颞肌蒂下颌骨瓣修复上颌骨缺损术后患者面部外形均基本对称,虽然术后半月会出现开口轻度受限,小部分患者(3/20)咬合关系出现轻度错颌,但这些情况在术后1月均会得到有效改善。并且术前术后肌电图及咀嚼效率的对比说明采用颞肌蒂下颌骨瓣修复上颌骨缺损对患者术后咀嚼功能的影响较小。但其中11/20的患者主诉连续进食时间较长后(大于1分钟)健侧颞肌及咬肌有酸胀感,表明健侧的颞肌及咬肌代偿作用有限,通过以后的义齿修复有望解决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