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兰科羊耳蒜属羊耳蒜(Liparis japonica)为实验材料,羊耳蒜为多年生野生花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关于羊耳蒜的光适应性的研究国内未见报道,其在野生状态下生长在针阔混交林下,因此本论文以光适应性为切入点,设置不同的遮荫梯度(遮荫30%、遮荫50%、遮荫70%和遮荫90%),以全光照为对照。遮荫40d后,对羊耳蒜的生长期、光合速率日变化、光合特性、色素含量和叶片解剖结构进行研究,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其观赏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光环境对羊耳蒜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全光照下植株由于环境不适应,生长一段时间后死亡;羊耳蒜的株高、叶长、叶宽等性状与遮荫度成正相关,以遮荫50%的光环境为最佳。(2)不同光环境下羊耳蒜根和叶片的鲜重、干重及比叶重差异显著。羊耳蒜根和叶的鲜重、干重及比叶重与遮荫度成正相关,以遮荫50%的光环境为最好。(3)羊耳蒜在全光照和遮荫30%光环境下的光合日变化曲线为双峰曲线;在遮荫50%、遮荫70%和遮荫90%光环境下的光合日变化曲线为单峰曲线。对羊耳蒜光合特性的综合分析,及与一些耐荫植物光合特性的比较,得出羊耳蒜为耐荫植物。园林应用中可做林下地被。(4)叶绿素含量随着光强的降低增大,而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随着光强的降低而减小,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相同。(5)对羊耳蒜叶片解剖结构的观察表明,羊耳蒜叶片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片厚度随光强的降低而增厚;羊耳蒜具有调节角质层厚度和上下表皮厚度而增强其对光的适应能力。(6)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评价羊耳蒜观赏性,结果表明:遮荫50%光环境下羊耳蒜观赏性的综合评价值最高,为2.934;遮荫30%的次之,为2.929;遮荫70%的为2.905;遮荫90%的为2.673;全光照的为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