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形成了产品内分工模式。这种新的分工模式往往使得产品的生产过程被分成若干环节,并根据比较优势被分散生产在最有效率和成本最低的国家或地区,形成了全球性的“国际生产网络”。而伴随这一趋势的发展,东亚各国也逐渐开始改变原来的产业转移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了东亚生产网络。东亚分工模式的调整,直接导致其贸易结构的变化,中间产品区域内贸易量大大超过最终产品。为了适应东亚这种区域内贸易的发展的需要,东亚地区FTA的规模和数量也不断增加。伴随着FTA的发展,作为自由贸易协定中核心部分的优惠原产地规则亦趋于复杂化,形成“意大利面碗”效应。这种复杂的原产地规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自由贸易区所带来的贸易便利化,主要包括:增加原产地规则的管理成本;增加企业经营成本,降低FTA利用率;扭曲区域内FDI;导致非对称性及贸易保护等多个方面。这不仅会对东亚区域内贸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而且最终可能会阻碍东亚区域各经济体间的生产网络的正常运行。因此,分析和研究原产地规则对东亚生产网络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东亚区域内各经济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包括六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有关东亚生产网络、优惠原产地规则的文献综述,以及当前优惠原产地规则对东亚生产网络影响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对相关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概述。第三章着重分析了东亚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特征及其与优惠原产地规则的关系。第四章比较全面地分析了优惠原产地规则对东亚生产网络的影响。第五章提出了东亚地区优惠原产地规则的完善方向。第六章通过实证分析探究我国原产地规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各自由贸易协定中原产地规则的相关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