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在经历金融危机后中央政府为刺激经济而提出的4万亿的刺激政策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急剧膨胀,其中各地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迅速增长,地方政府隐形债务已很难估计,这些现象己经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银监会、人民银行、财政部自2010年后多次发布相关文件来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问题。在2011年,国家审计署也参与了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调查并公布全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审计结果报告。在如今分税制度下,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相对减少,并且我国的转移支付政策并没有完善,仅靠财政收入与上级转移支付已经不能满足地方发展的需求。虽然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地方政府而举债是合理的,但是有些政府过于追求政绩盲目扩大举债规模,加大了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同时在地方债务在资金使用和偿还上又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很容易造成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危机一旦出现,那些地方政府不能偿还的债务只能由中央政府来承担,进而最终影响到整个中国的经济。所以,如今建立一套完备、高效的地方债务管理制度来有效防范可能发生的地方债务危机是合理的且有必要的。本文立足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这一目前尚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美国、日本两个发达国家的地方债务管理的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对比和分析。再从定量的角度,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市场化程度的高低为分类依据,把我国的北京市和新疆省两个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引入国际常用风险测度模型KMV模型的相关思想,建立了适合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安全规模测定的模型,应用KMV模型对两地进行了债务安全规模及风险测度。从而发现当前我国地方债务管理的不足。最后,对我国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进行研究,分别提出了完善我国债务管理上几个方面相应的建议,并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形成系统的、完备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