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鹰题材写意绘画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skysky094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鹰在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自鹰题材入画以来,就被画家赋予各种寓意,借以表达其政治思想和内心情感,使之成为中国花鸟画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至民国时期,国家动荡、民族危亡之际,鹰题材写意绘画作品中透露出更为强烈的现实指向和时代要求,表现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章以民国时期鹰题材写意绘画为研究对象,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对鹰题材绘画艺术作出简要介绍,主要梳理民国时期之前的鹰形象及寓意,并阐述民国时期鹰题材写意绘画的两种呈现方式,即传统出新与融汇中西。第二章从民国时期的内忧与外患、“西学”与“东渐”两方面分析鹰题材写意绘画的成因。第三章为文章的重点章节,着重分析民国时期鹰题材写意绘画的创作特色。鹰题材写意绘画在造型上强调“写实性”,主张传统出新的画家承袭前人“师法自然、以形写神”的原则,进而对其强化;而主张融汇中西的画家则运用西方绘画原理解释鹰的形体结构,强调其客观真实性。另外,画家将自身情感鲜明“植入”鹰形象中,使其呈现“拟人化”特点。在构图上,画家借助多种图式增强鹰“势”,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配景搭配一改五代以来的“野逸”、皇家富贵之风,趋向简洁,且饱含寓意。笔墨设色则因画家的发展走向不同,而各具特色;画面意境摆脱了部分文人画家所表达的冷峻、孤寂,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意境。第四章分别从审美理想、民族精神、人生价值三个层面探索画家在作品背后内在意蕴的表达。第五章主要分析民国时期鹰题材写意绘画的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通过研究民国时期鹰题材写意绘画的成因背景、创作特色、绘画意蕴的表达及后世影响,可以发现这时期的鹰题材写意绘画与时代主题相呼应,既继承中国传统绘画,又敢于接纳西方绘画为己用,对于中国写意绘画的创作具有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正>红色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吸收中外优秀文化养分所创造的先进文化,是中国
期刊
以5个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设4月25日(Ⅰ)、5月10日(Ⅱ)、5月25日(Ⅲ)、6月9日(Ⅳ)、6月24日(Ⅴ)5个播期,探讨了豫南地区粳稻适宜播种期及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
概述了植物源农药活性成分研究现状,深入介绍了生物碱类、萜类、挥发油等多种植物源农药的活性成分及其在杀虫的作用机理。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了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地方机构改革的精神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策,推进政府职能转
期刊
本文首先对吐鲁番新发现的《唐永徽五年至六年(654-655)安西都护府案卷为安门等事》文书进行了细致解读,并由此出发,清理了敦煌吐鲁番文书中与关文有关的文书,特别讨论了关文的成
在北沙坡村三年发展规划中,我们把2000年确定为增效基础年,主要是打好经济基础,清理整顿,创造条件,积蓄力量。围绕这个目标,经过扎实工作,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成效。一
关于“解释性报道”,美国报人罗斯科&#183;德拉蒙德的界定颇为精当独特。他认为解释性新闻就是“把今天的事件置于昨天的背景之下,从而揭示出它对明天的含义”。解释性报道注重
水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贵州荔波、独山、都匀等县(市)和广西西北部各县,其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水族有自己的历法和文字“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