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选论(Optimality Theory,以下简称OT)、特别是双向OT(bidirectional OT)的出现和兴起为我们考查和解释那些过去通常被人们认为是不相干的现象,例如形式-意义不对称等现象的研究,提供了崭新视角。本研究基于“两步走整合”策略,主要考查了语法优选性与语言使用者优选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共时优化与历时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构建并验证了基于语境参数化的共时—历时优化架构,即顺应OT模式。为此,我们必须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一)传统OT限制条件机制的成因是什么? (二)语法优选性与语言使用者优选性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互动的? (三)怎样运用形式模型来解释基于语境参数化的共时—历时优化范式? 基于上述三个研究问题,本文采用“三层推进方式”展开: 第一层次回顾双向OT研究和单项OT研究及其基于该理论框架的形式意义不对称研究,以确立顺应OT模式的批判基础。作为伴随OT,特别是双向OT而兴起的课题和学术难题,形式意义不对称指的是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存在的某种不同构关系,比如一个语言形式没有或有多个语义与之相匹配,或者一个语义没有或有多个语言形式与之相匹配。本文中将涉及的六种形式意义不对称现象,即歧义(ambiguity)、歧形(optionality)、形式非表征性(ineffability)、意义非表征性(uninterprebility)、完全阻塞(total blocking)和部分阻塞(partial blocking): 歧义:指一形多义的现象; 歧形:与前者相反,指的是一义多形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