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相同时间及相同给药剂量条件下,不同部位注射紫杉醇-纳米碳混悬液(PA-CH)后,SD大鼠及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腹腔淋巴结内紫杉醇浓度、增殖及凋亡情况,探讨PA-CH的最佳注射部位,探讨纳米碳混悬液吸附化疗药物紫杉醇的作用机理及疗效,为可能存在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提供一种新的、可选择的、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第一部分动物实验将20只SD大鼠(雌鼠)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4只):经大鼠宫颈粘膜下注射紫杉醇1mg;B组为试验组(共16只):分别经大鼠宫颈粘膜下(共8只,其中4只给药6h,另外4只给药24小时)、右脚掌(4只)、腹腔(4只)注射紫杉醇一纳米炭混悬液0.217ml(1mg紫杉醇+0.5ml纳米碳)。宫颈组、右脚掌组、腹腔组于给药后6h处死大鼠,收集黑染淋巴结,通过LC-MS法检测不同给药部位大鼠盆腹腔中黑染淋巴结内紫杉醇的浓度。其中宫颈试验组,同时收集给药后6h、24h大鼠黑染淋巴结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法检测Ki67基因及CL-caspase3基因的表达情况。第二部分临床实验收集2018年03月-2019年03月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妇科行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的患者48例,均分为三组,对照组,于术中宫颈处给药1.0ml(纳米碳)+2ml(生理盐水),宫颈组、宫体组为试验组,术中分别于宫颈、宫体两种不同部位给药,注射相同剂量的PA-CH(20mg紫杉醇+1.Oml纳米碳+2ml生理盐水),比较相同给药剂量及给药时间下,给药部位不同,盆腹腔淋巴结及组织中紫杉醇药物的浓度分布情况及细胞增殖、凋亡情况,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注射PA-CH的最佳给药部位及时间。[结果]第一部分动物试验1.不同给药部位,大鼠淋巴结组织中紫杉醇浓度的比较:宫颈组与右脚掌组比较,大鼠淋巴结中紫杉醇药物浓度相似(4171.99±1976.55 VS 2478.03±505.53,p>0.05);宫颈组与右脚掌组大鼠淋巴结中紫杉醇药物浓均高于腹腔组(p<0.05)。2.经大鼠宫颈给药6h后,有无纳米碳负载紫杉醇,大鼠淋巴结组织中紫杉醇浓度的比较:纳米碳负载紫杉醇组大鼠淋巴结中紫杉醇浓度高于无纳米碳负载组(4171.99±1976.55 VS 2467.39±211.92,p<0.05)3.相同给药部位,相同给药剂量,不同给药时间,大鼠淋巴结细胞增殖与凋亡的比较:经宫颈给予相同剂量化疗药物,随时间延长,24h后大鼠淋巴结增殖低于 6h(13.75±4.79 VS 46.25±4.78,p<0.05),24h 后大鼠淋巴结凋亡高于6h(57.50±6.45 VS 22.50±6.45,p<0.05)。第二部分临床试验1.不同给药部位,盆腹腔淋巴结,试验组中药物浓度的比较:宫颈组(盆腔、髂总)淋巴结中紫杉醇浓度均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宫颈组腔淋巴结中紫杉醇浓度与宫体组相似(2358.30±649.30 VS 2161.83±967.36,p>0.05);宫体组髂总淋巴结中紫杉醇浓度高于宫颈组(1654.0311 ±446.68 VS 954.5379±385.83,p<0.05);2.不同给药部位,盆腔内不同组织(黑染淋巴结、未黑染淋巴结、脂肪组织)中药物浓度差异的比较:试验组中,盆腔黑染淋巴结中紫杉醇浓度均高于未黑染淋巴结(p<0.05);试验组中,盆腔黑染淋巴结中紫杉醇浓度均高于周围脂肪组织(p<0.05);3.不同给药部位,不同部位淋巴结,对照组与各试验组中表达差异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盆腔黑染淋巴结中Ki67、CL-caspase3的表达相似(p>0.05);[结论]动物试验1.纳米碳混悬液能负载化疗药物紫杉醇,将其靶向运送至大鼠淋巴结,显著提高了淋巴结中紫杉醇的药物浓度。2.经大鼠宫颈、右脚掌、腹腔,三种不同给药部位中,经大鼠宫颈和右脚掌给药,淋巴结中紫杉醇药物浓度相似,但两者淋巴结中紫杉醇药物浓度均高于经大鼠腹腔给药。3.经大鼠腹腔部位给药,淋巴结中紫杉醇药物浓度较低,纳米碳负载紫杉醇,可能难以透过腹膜,到达大鼠淋巴结;4.经宫颈给药,在给药后24h,相比给药后6小时,大鼠淋巴细胞中ki-67的表达减弱,而CL-caspase3的表达增强,淋巴细胞增殖受抑,凋亡增加。临床试验1、纳米碳混悬液能将紫杉醇靶向载入肿瘤引流区域淋巴结。2、在盆腔黑染淋巴结中,经宫颈与宫体给药,淋巴结中紫杉醇浓度相似。在髂总淋巴结中,经宫体给药淋巴结中紫杉醇浓度高于经宫颈给药。3、经宫颈或宫体给药,盆腔中黑染淋巴结的紫杉醇药物浓度均高于未黑染淋巴结及周围脂肪组织。纳米碳混悬液具有高度淋巴系统趋向性,能将紫杉醇靶向带至淋巴结中。4、术中给药1小时后,经宫颈或宫体给药,对照组、宫颈组及宫体组,盆腔黑染淋巴结中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情况相似。5、在宫颈组中,年龄、孕产次、肿瘤大小、病理分级、肿瘤分期各因素对盆腹腔淋巴结中紫杉醇药物浓度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