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缩氨基硫脲类席夫碱化合物及金属配合物近年来受到世界各国生物、化学、医药领域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这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结核、抗癌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近几年来,有关希夫碱金属配合物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有一定报道,然而关于此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报道还比较少。因此,研究缩氨基硫脲希夫碱金属配合物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对开发新型高效、低毒的抗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以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系BGC-823、SGC-7901及裸鼠荷胃癌模型为实验对象,研究两种缩氨基硫脲希夫碱钯金属配合物:二(1-(4-(二甲氨基)苯亚甲基氨基)硫脲)钯(Ⅱ)(DMABTSPd)与二(1-(4-(二甲氨基)苯亚甲基氨基)-4-苯基缩氨基硫脲)钯(Ⅱ)(DMABPTSPd)的抗肿瘤生物学活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同步采用正常胃粘膜细胞株GES-1作为参考,检测目标化合物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同时,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从动物水平检测上述化合物对肿瘤增殖的作用及体外细胞中的观察数据。
体外细胞研究结果:采用MTT法分别测定两种细胞系经不同浓度目标化合物(DMABTSPd与DMABPTSPd)处理后的细胞存活率,数据表明DMABTSPd对BGC823和SGC7901细胞具有明显的存活抑制作用,它们的存活率与化合物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DMABPTSPd对BGC823和SGC7901细胞的存活率没有影响;采用DAPI染色与AnnexinV/PI双染试剂盒经荧光显微镜与流式细胞仪检测DMABTSPd是否具有在体外诱导人胃癌细胞发生凋亡的能力,结果发现DMABTSPd可有效诱导BGC-823和SGC-7901细胞发生凋亡,而DMABPTSPd没有明显诱导BGC823和SGC7901细胞凋亡。进一步,通过Rho123染色的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目标化合物处理24h的BGC823和SGC7901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变化,并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与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分子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DMABTSPd在体外可有效降低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剪切PARP-1、抑制Bcl-2的表达和促进Bid的表达,DMABPTSPd的加入无明显作用。同时观察到DMABTSPd对正常人胃粘膜细胞GES-1基本无不良影响。
体内动物模型研究结果:皮下注射体外培养的人胃癌BGC-823细胞,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瘤体皮下注射DMABTSPd与DMABPTSPd,形态学技术测量瘤体重量、大小等;组织学技术检测裸鼠肝脏结构变化、TUNEL试剂盒检测肿瘤细胞凋亡变化;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标志性蛋白Ki-67的表达水平与凋亡相关蛋白Bcl-2、Bid的表达量。结果表明,有效剂量的DMABTSPd在裸鼠体内可抑制肿瘤增殖并抑制Ki-67的表达,同时可以下调Bcl-2表达和上调Bid的表达,DMABPTSPd对瘤体无明显作用。另外,我们也观察到该化合物对裸鼠肝脏没有明显损伤。
综上所述,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证实了两种缩氨基硫脲希夫碱钯金属配合物之一的DMABTSPd具有抑制人胃癌细胞存活增殖及诱导凋亡发生的能力,并DMABTSPd诱导人胃癌细胞的凋亡与Bcl-2、Bid介导的线粒体通路有关。这些结果不仅在细胞与动物水平证实缩氨基硫脲类希夫碱及金属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并且初步提出该化合物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在其中Bcl-2与Bid信号分子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为DMABTSPd作为基于Bcl-2/Bid分子靶点的抗胃癌药物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缩氨基硫脲类希夫碱金属配合物作为先导物进一步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