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信息技术在海底观测系统中应用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q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底观测系统可以概述为“两个网络”的建设工程,即水下控制链路网络系统和水上数据管理网络系统,数字化海底观测系统工程属“水上网络”建设。 工程的建设目标是基本实现“海底观测信息传输网络化、管理数字化、深海研究业务智能化”,以信息化推动海底观测系统建设的现代化。根据建设目标,数字化海底观测系统工程建设内容可概括为:“一个信息中心、两大基础设施、三大支撑平台、N个应用系统”。 报告从空间信息技术应用、海底观测信息库建设和海底观测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三方面在数字化海底观测系统建设中的需求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初步研究制定了数字化海底观测系统建设的总体框架;详细讨论海底观测数据建模的方法、过程以及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研究海底观测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方案;最后,给出了数字化海底观测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制定的相关标准体系与规范。 本研究比较系统、全面的论述数字化海底观测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并初步制定数字化海底观测系统工程建设的内容、建设思路、建设框架体系结构以及技术路线等,为今后数字化海底观测系统的实施做出了有益探讨和尝试,同时也积累了部分技术与经验,对今后我国海底观测系统的全面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临南洼陷位于济阳坳陷的西部,属于惠民凹陷的次级构造单元。洼陷北侧的临南断裂构造带聚集了丰富的油气,洼陷内部的火成岩构造和南侧的斜坡带也形成了工业油气田。随着油气勘
本文运用历史海图对比法,比较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地形差异,并分别模拟了两个年代的代表水沙场,分析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水动力和泥沙输移特性,并与二十世纪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民丰地区Es4下亚段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的砂砾岩体储层。由于该储层埋藏深,钻遇井少,地震上砂砾岩体反射强度弱,给储层预测和油田的勘探开发造成了较大困难。
光化学衍生(photochemical derivatization,PCD)分析法是基于光化学反应而建立的一类分析方法。它以其独特的衍生方式与传统的荧光、化学发光、紫外-可见、电化学等检测方法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