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腓骨骨折是四肢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四肢骨折的10-15%,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多为直接暴力所致。腓骨骨折若发生在中下段,易引起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下胫腓联合分离是踝关节骨折脱位的常见并发损伤。外旋应力是引起下胫腓联合损伤分离的最重要机制。当外旋暴力过大或伴有足外展并累及骨间膜时,下胫腓联合主要韧带完全断裂,下胫腓联合分离。腓骨中下段骨折伴发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常采用方法有石膏或夹板外固定,以及骨栓、螺钉及钢板等内固定方式,各种固定方法效果不同,存在固定稳定度不一、固定失效、不能适应踝关节活动、关节面对位不良,适应证局限,甚至产生踝关节不稳,进一步造成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功能丧失等弊端。国内骨科医生手术治疗没有统一的内固定标准,有的单独使用拉力螺钉和腓骨钢板固定,有的是在放置钢板时同时在钢板上使用拉力螺钉,两种内固定方式的固定效果没有明确的生物力学方面的理论支持。本研究拟通过塑造腓骨中下段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模型,利用生物力学实验得出的数据比较置入的下胫腓拉力螺钉是否经过钢板的固定效果。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创伤急救中心自2013年5月-2014年2月下肢毁损伤病人截肢术后小腿标本,共16例,制作成保留胫腓骨骨间膜及下胫腓前、后韧带小腿标本,保留距骨、下胫腓联合和距骨之间的韧带,固定小腿标本于BOSE生物力学试验机上,进行垂直压缩实验和扭转实验。垂直压缩实验为通过生物力学试验机在上胫腓联合处向底座加压,以25N/s的速度加载至700N,利用游标卡尺测量踝穴上方1cm标记处宽度的变化,每加载至100N时测量两次。扭转实验为通过生物力学试验机旋转肢体,以0.2°/s速度向外旋转至20°,记录所抗扭矩。制作模型之前,对完整的标本进行垂直压缩实验和扭转实验,记录下胫腓联合宽度变化及所抗扭矩。切断下胫腓前、后韧带及骨间膜,锯断腓骨中下段处,制作腓骨中下段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模型,分别给予两种内固定方式。第一种是在踝穴上方3cm处自腓骨向胫骨打入一枚四皮质拉力螺钉,腓骨后外侧侧放置一块7孔LCP(骨折断端分别置入3枚锁定螺钉);第二种是在腓骨侧放置一块8孔LCP(最远端孔置于踝穴上方3cm,打入一枚自腓骨向胫骨的四皮质拉力螺钉,骨折断端两侧各放置3枚锁定螺钉)。对上述两种固定方法分别给予垂直压缩实验及扭转实验,记录踝穴上方1cm处宽度变化及所抗扭矩。对完整状态下的小腿标本和两种内固定方式下的模型所测得的各组数据分别进行两两比较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完整状态和两种内固定方式下所测数据统计学检验符合方差齐性检验和正态性分布。垂直压缩实验时,下胫腓联合平均宽度(±s),完整状态为(63.790±0.185)mm,第一种内固定方式为(64.174±0.219)mm,第二种内固定方式为(63.816±0.265)mm。对三组数据分别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示完整状态和第二种内固定方式下的下胫腓联合宽度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述两种情况分别与第一种内固定方式比较,下胫腓联合宽度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第二种内固定方式固定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效果优于第一种方式。扭转实验时,所抗扭矩(±s),完整状态为(11.868±7.217)Nm,第一种内固定方式为(10.044±6.535)Nm,第二种内固定方式为(11.240±6.976)Nm。对三组数据分别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示三种情况下所抗扭矩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利用两种内固定方式固定下胫腓联合分离抗旋转效果相同。结论:对于腓骨中下段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钢板加拉力螺钉固定已形成共识。对于所置入的下胫腓拉力螺钉,经过钢板钉孔的固定强度与韧带完整状态时的强度相同,同时优于螺钉未置入钢板钉孔的固定强度,而三种状态下的标本抗旋转能力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