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保障教育机会平等、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重要举措,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维护高校稳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自1999年出台至今的十多年时间,对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运用教育公平、公共产品、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人力资本等理论,采取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系统分析法等方法,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并归纳出国家助学贷款的特征,在调研武汉地区七所部属高校贷款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认知及评价的基础上,对相关数据进行解读,结合高校、银行工作人员以及已经毕业的办理过国家助学贷款学生的评价与建议,归纳总结了武汉地区七所部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现状,一方面贷款资源充足、满足申请率很高,贷款指向明确、资助育人作用明显;一方面也存在个体满意程度偏低、宣传内容涵盖不全、运行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究其原因,既包括政策层面的政策目标与商业运作不协调、制度供给与信用体系不配套,也包括操作层面的银行动力不足、服务不到位,高校人力不够、管理不全面,学生意识不强、履约不及时等。经研究,笔者从政府部门、银行、高校以及学生等各个层面提出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即政府部门应优化法制环境,积极推动制度创新;银行要强化责任意识,着力改进运行模式;高校应立足育人功能,系统建设资助体系;作为受益者——贷款学生,则要感恩和诚信并重,以实际行动促进政策持续发展。总之,政府、银行、高校、学生等都应当主动担负起各自的责任,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