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型”一词的出现可追溯至柏拉图时代,被理解为“可被感知事物的本质”,后来衍生出不同的意思,但都保留了“原初”的内涵。到了现代,多个学科的发展赋予“原型”一词更丰富的含义。19世纪末,在文化人类学家詹姆斯·乔治·弗雷泽的专著《金枝》中,原型的现代概念已初见端倪;到了 20世纪初,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明确使用“原型”一词指称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原型理论的轮廓因而更加清晰,许多学者已开始把该概念应用到人类学、神话学和文学的研究当中。最后,在20世纪下半叶,在批判地吸收了前人的成果后,加拿大文学批评家诺思洛普·弗莱在其作品《批评的剖析》中提出原型批评理论,正式把“原型”一词引入文学,并明确把“原型”定义为文学中“一种典型的或重复出现的意象”;之后,他继续对“原型”的含义进行补充,指出其表现可以是内容上、也可以是形式上的。原型与民俗、神话、民间故事和童话紧密联系,隐藏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因其“可交流”的特点而促进文学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艾尔莎·莫兰黛是上世纪意大利文坛中一位不容忽视的女作家,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创作了不少经典的作品,然而目前仅有《历史》一书被译介到中国。莫兰黛的代表作中包括在1957年出版并于同年获得意大利斯特雷加文学奖的小说《亚瑟之岛》,该书曾被翻译成21种语言在多个国家出版,并于1962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但至今尚未有中文版本。一般认为,《亚瑟之岛》是一部“成长小说”,主角亚瑟在书中使用第一人称回忆了自己在十六岁离家出走前在家乡普罗奇达岛上度过的时光。该书反映出一种写实与幻想结合的风格,除了丰富的细节性描写,还包含大量具有神话色彩和心理内涵的元素,从中可发掘许多与神话和心理学相关的原型,这些原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从当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在意大利,尽管已有不少学者从民俗学、神话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莫兰黛的小说进行解读,但这些研究都没有对存在于整部作品中的原型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和分析;而在中国,原型批评方法在对中外文学作品的解析中已应用得十分广泛,相关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由于目前公众对莫兰黛知之甚少,尚未有人运用与原型理论相关的批评方法对该作家的作品进行研究,因此,本项研究是国内的第一次尝试。在本论文中,通过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笔者试图从原型概念出发对《亚瑟之岛》中的总体叙事模式、主要人物、形象、中心主题进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加深对该小说及其作者的认识,并引起学界对原型概念的关注。论文主要包括引言、主体和总结三个部分,其中主体分为三章。引言部分阐述了选题原因、中意研究状况、“原型”的概念以及研究方法和篇章结构;正文第一章介绍了莫兰黛的个人生平、文学生涯和创作风格,以及小说《亚瑟之岛》的整体情况和情节;构成本论文中心内容的原型解读在第二、三章进行,这两章中,首先揭示了小说的“传奇”原型叙述模式,再将主角亚瑟、父亲威廉和已离世的阿马尔菲塔诺、继母农齐亚塔分别与神话中的“少年神”、心理学中“永远的孩童”和“大母神”这三个人物原型进行比较分析,然后辨析了小说中普罗奇达岛所代表的“伊甸园”、“男孩之家”和监狱所代表的“城堡”以及“阿米库斯”腕表、“密涅瓦”戒指和金耳环所代表的“魔物”原型形象,最后剖析了故事中“英雄之旅”的原型主题,阐述了主角亚瑟的成长历程所遵循的“分离-入门”的发展过程;在总结部分,笔者主要陈述本研究的成果和意义。通过前面部分的分析,本研究较清晰地展示了存在于小说中的原型,同时突显了原型的价值:通过把不同的文学和人类经验联系起来,原型可帮助我们更好地领悟存在于文学作品和各种习俗背后的意义,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理解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