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k在粪肠球菌感染的大鼠根尖周炎中的表达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ichangyou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以粪肠球菌感染的实验性大鼠根尖周炎模型,研究大鼠根尖周病变过程中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mRNA的表达变化,探讨粪肠球菌对Btk表达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成年健康的雄性SD大鼠32只,采用10%水合氯醛(0.35-0.40ml/100g体重)腹腔注射麻醉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16只,以大鼠右侧下颌第一磨牙为实验组,对大鼠磨牙行开髓术。A组(未封菌组):髓腔内封入浸有PBS缓冲液的无菌小棉球;B组(封菌组):髓腔内封入浸有粪肠球菌菌悬液的小棉球。随后两组均采用进口玻璃离子对开髓的牙齿进行充填以封闭髓腔。以大鼠的左下第一磨牙作为正常对照组。常规条件饲养,分别在开髓后的1、2、3、4周,各选取4只实验大鼠,乙醚深度麻醉并快速处死,分离大鼠的下颌骨,刮取大鼠下颌第一磨牙根尖区的组织,进行充分研磨,提取并纯化所提取组织的RNA,逆转录成cDNA,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各实验组的Btk mRN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A组术后2、3、4周Btk mRNA的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1周术后Btk mRNA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略有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B组术后1、2、3、4周各时间点Btk 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A、B两组在术后1至2周Btk 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增高,2周时达峰值,于3周时表达开始逐渐降低,4周表达水平持续降低。A组Btk mRNA基因表达量在术后1、2、3、4周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Btk mRNA表达量在术后2周和3周分别于其他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术后1周、2周、3周、4周各时间点上,B组Btk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Btk参与了整个根尖周炎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在此过程中Btk的表达量增高。2.粪肠球菌的存在增强了大鼠根尖周炎中Btk的表达,其表达情况与根尖周炎的进程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研究了在渐变折射率介质中构成标准矢量波函数的必要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渐变折射率介质中构成标准矢量波函数除了仍需遵循Morse-Feshbach判据外,领示矢量仅能选取与折射率变
根管治疗是临床上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一种治疗手段。准确测量根管工作长度是根管治疗成功的一个关键。电测法是借助特殊的仪器——根管长度测量仪来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一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