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尼克松最初并不是一位环保主义者,在他担任总统前的政治生涯中,几乎找不到他从事环境保护的痕迹。但在担任总统期间,由于二战后人口直线剧增、工业大生产的规模扩大等原因,导致美国环境质量的恶化,进而导致美国出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成本关系失衡的现象。接连的化学烟雾事件、圣巴巴拉石油泄露事件、DDT的滥用等几个大的环境污染事件,使得环境治理成为必然。由于民众对于环境破坏问题的反对、对于环境质量的重视,尼克松确立了“民权思想”;由于民主党在环境事务上的领先,使得尼克松形成了“新保守主义”思想。为了确保自己政治地位的稳固,尼克松开始转变自己的政治观念。在民权思想和“新保守主义”思想引导下,尼克松政府开始部署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尼克松时期开创了一个系统的环保政策体系。1969年5月29日,尼克松宣布成立环境质量委员会和公民环境质量咨询委员会这两个机构。从这第一个环境文件的签订开始,尼克松开始部署自己的环境政策,包括环境法的签署、机构的建立及环境外交的开展等。1970年开始,尼克松的环境政策全面铺开。他执政期间的,在环保方面的主要措施包括:完善环境立法,政府定期向国会和民众汇报环境状况、增设环境管理机构并明确其权责、鼓励民众参与环境事务、积极开展环境外交等。尼克松政府施行环境政策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首先对于尼克松自身而言,他从中获得了收益。环境是民众十分关心的问题,而尼克松解民众所需,从而获得了民众的支持。对环境质量而言,环保政策给环保事务带来关注了,带来了更有效的治理,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改善,提高了环保事业的地位,也促进了对环境本身的学术科研。对经济而言,尼克松环保政策的推行,则是危机和机遇并存。一方面,它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新兴产业的兴起,另一方面,高额的环保支出使得联邦政府财政压力增大,企业的成本也骤增。尼克松对环境的关注不仅改善了他执政时期的环境质量,也影响了他后来的继任者。他的很多环境保护政策措施都被很好的保留、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