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落是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场所在农业社会,在农业社会人类活动往往围绕着聚落进行,当聚落规模扩大造成周边环境承载力不足时,便会发生聚落分裂或迁移,从而在新开垦区形成聚落体系。这种分布和演变过程,伴随着以社会生产力发展,以自然环境作为生态基础,持续了数千年。河湟谷地处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农牧交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尽管对于该地区史前文化生业经济的演化已经有些许了解,但对不同生业聚落的空间分布形态及土地开发模式仍认识不足。本文拟利用GIS、遥感和相关考古资料,使用核密度分析、等级规模分析等方法探讨河湟谷地史前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使用遗址域分析、土地宜耕性评价的方法分析河湟谷地不同文化时期的耕地格局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气候环境与耕地格局变化与聚落空间形态、经济形态的相关性,得出以下结论:(1)河湟谷地史前聚落宏观层面的形态演变呈现出集聚-扩散-再集聚的特征,同时聚落的海拔分布也呈现出由高向低再向高迁移的趋势。在小范围的聚落集群主要呈现出三种聚落形态,包括无中心型,单中心的向心性,以及多中心的竞争型。(2)河湟谷地史前耕地格局呈现出先集中在扩散的趋势,土地开发模式呈现出由“集约型”向“非集约型”转变。(3)耕作农业的社会组织较为稳定,更容易形成等级分明的聚落等级体系,而畜牧农业流动性较强,聚落的分布则更加的分散和随机,更易形成无中心或者多中心型的聚落集群。(4)证明了耕地是反映经济形态差异的重要指标,经济形态的差异体现在聚落对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5)选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产方式,会促进社会与文明的发展,反之,则会走向衰落。马厂文化与卡约文化的扩张,均是因为其选择了去气候环境相适应的经济形态;而辛店文化的衰落也与耕作农业与当时气候背景不太适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