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产品进口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关系问题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eeo_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扩展和延伸,中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越来越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实现了自身生产和出口的快速增长,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产品质量、结构也不断改善。然而,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嵌入全球价值链造成了中国企业被“低端锁定”的可能,并且随着新世纪以来内外部环境的恶化,企业亟待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来争取生存空间和谋求深层次发展。既往关于中间产品进口的研究仅限于其对生产率的影响的讨论,而在全球价值链日益成为主流国际分工形式的背景下,有必要讨论作为全球价值链分工载体和基本实现方式的中间产品进口在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中的作用。本文尝试在对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表现进行概括的基础上,把全球价值链升级和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联系起来,进一步分析中间产品进口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作用机制,进而基于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的数据,从多个角度考察中间产品进口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全文共分为9章:第1章是引言。本章阐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2章是文献综述。本章首先梳理了有关中间产品进口影响生产率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为后面的机制分析和研究框架奠定了基础。其次对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演进、测量方法、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类型和特征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表明为什么要选取基于贸易附加值的方法测算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以及结合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类型从多个角度考察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必要性。最后阐述了文献中已经讨论了哪些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因素,表明中间产品进口在有关研究中仍留有空白。第3章是理论分析。本章概括了不同类型价值链升级的特征,通过这些特征的阐述把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与现有文献中的生产端和产品端的表现关联起来,并分析了中间产品进口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作用机制,为后面的实证检验进行了准备。第4章是数据整理和主要指标测算。本文的实证检验涉及到两套比较复杂的数据和多个指标的测算。本章对这两套数据包括的基本信息、整理和合并的方法、步骤以及主要指标测算进行了介绍。第5章是状况和特征描述。本章首先基于出口价值和国内附加值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和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状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就中国制造整体和不同技术类型、不同贸易方式、不同出口国以及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种类和技术复杂度以及中间产品进口的状况和特征进行了描述。第6章、第7章和第8章是实证检验。第6章首先从行业层面对进口中间产品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然后从产品层面分别就中间产品进口对出口产品质量、种类、技术复杂和产品转换的影响进行检验,并考察了异质性影响的效果。第7章在第6章的基础上把生产率作为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的原因检验了中间产品进口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章首先检验了进口中间产品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处理效应,其次检验了有进口中间产品的企业的进口中间产品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接下来把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的检验扩展到本行业和上游行业进口的中间产品的影响以及中间产品进口通过产业集聚影响生产率上。第8章是论文的扩展部分。本章将既有文献中讨论的中间产品进口的自我选择效应扩展到企业产品升级的三个主要表征上,即检验企业是否会为了想要获得更高的产品质量、更复杂的技术和生产出更多种类的产品而进口中间产品,并进一步检验了企业的中间产品进口行为是否符合理性。第9章为结论、启示和研究展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中间产品进口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也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高和出口产品种类的多样化,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中间产品进口促进了生产工艺的改进,使资源配置得到改善,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中间产品进口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主要是通过促进企业产品升级实现的,而在促进更高级的价值链升级上则存在局限性。第二,中间产品进口对于出口产品质量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促进作用高技术行业大于低技术行业,非加工贸易大于加工贸易,国有企业大于外资企业。第三,中间产品进口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仅限于有中间产品进口的企业,不存在技术溢出效应和通过企业间关联和竞争产生所产生的作用;也不存在通过集聚发生影响的效应。这些结论具有如下意义或启示:第一,肯定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实施的促进互利共赢和鼓励进口的政策效果,表明中间产品进口在促进中国制造业发展、提高国际分工地位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制造业如果要进一步向提供高质量的高技术产品转换和增强本国企业自身的出口竞争力,有必要继续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第二,中间产品进口在促进中国制造业企业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方面存在局限性,如果对于进口过度依赖,则难以在未来新的环境下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出口竞争力提升。第三,从局限性可以进一步引申出两个问题:一是低端锁定评判标准的问题,即以生产率作为评判是否发生低端锁定的标准是否合理,是否应该在生产率之外以促进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作为不存在低端锁定的评判依据?二是局限性的来源问题,即这种局限性是否跟本国或企业自身的某些情况有关。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更好地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促进中国制造业发展和出口竞争力提升,以及构建自己的内部和外部价值链。第四,中国具有不依赖全球价值链而构建内部价值链的良好基础,有关方面应该做好顶层设计,加强企业在产业进入和退出方面的引导,优化经营环境,促进国家内部的合作共赢,使制造业的基础更加雄厚,生产体系也更加完整和一体化。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维生素D对肺纤维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为肺纤维化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生长转化因子β(TGF-β)诱导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
融资融券制度的引入与运行是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在证监会引入券商试点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以来,国内融资融券市场交易逐步增加,其市场运行对于股票市场
关于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非对称性研究已成为国内外金融领域的重要议题。纵观已有文献研究,本文以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作为两个切入点,详尽介绍
本文对用于铁基粉末冶金零件的化学热处理工艺,诸如渗碳、碳氮共渗等进行了说明。另外,还介绍了一种较新的表面硬化方法——FNC(铁素体氮碳共渗)工艺和预测表面硬度与含碳量
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能够有效降低资源成本,改善机械使用情况,提高机械设计制造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对机械设计制造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进
<正>保险费是保险人为了维持其经营和积累保险基金,用于承担保险合同产生的赔偿责任而向被保险人收取的费用。保险费中除责任准备金外,还包括利润、保险业经营以及订立保险契
<正>近年来广东各级饲料行政管理部门以“依法行政、以服务促发展、重监管保安全、营造和谐广东饲料”为指导思想,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变职能,以人为本,心系群众
针对贵州省某矿二采区煤层容易自燃、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急倾斜、走向长度大、巷道围岩条件差的特点,分析了采掘接替系统需要改造的原因与优化设计思路。将一个区段划分
当人们开始探索碳化硅器件在高温领域的应用时,发现金属-半导体欧姆接触的高温稳定性降低了器件的可靠性,增加了器件的生产成本并减少了器件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时间。因此,关
企业国际化经营和知识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传统的演进式国际化进程模型考虑了知识创新的动态性,但是模型的设置忽视了现代企业知识来源的广泛性;基于网络视角的企业国际化成长